哈萨克族卡拉角勒哈

  • 项目编号:
    Ⅲ-111
  • 类别:
    传统舞蹈
  • 类型:
    新增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卡拉角勒哈是哈萨克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广泛流传于新疆境内的哈萨克族居住区。
  卡拉角勒哈是哈萨克语,意为“黑色的走马”。马是哈萨克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骑上黑走马,犹如进入了人在舞、马亦在舞的艺术境界,于是卡拉角勒哈就成了哈萨克族民间乐舞的名称。
  卡拉角勒哈既可在大型的欢乐集会中,也可在小小的毡房里表演;既可独舞,也可双人对舞或多人集体舞蹈;舞法亦因人因地而异;舞蹈动作生活气息浓郁,表演内容丰富,典型的节目有熊舞、鹰舞、擀毡舞、挤奶舞、绣花舞、拉面舞等。
  卡拉角勒哈的男子动作轻快有力,刚健苍劲,尤其模拟黑走马的走、跑、跳跃的舞姿,张弛有度;女子动作优美舒展,活泼含蓄。舞者可根据自身水平自由发挥,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和动作,并经常把劳动和生活中具有鲜明特色的各种动态糅进舞蹈中,使卡拉角勒哈的舞蹈语汇和表演内容愈加丰富多样。
  卡拉角勒哈由哈萨克族传统乐器冬不拉伴奏,乐手按照表演者舞蹈动作的快慢来变换节奏;明快活泼的乐曲的节奏感极强,旋律宛如骏马在草原上驰骋。
  随着新疆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卡拉角勒哈这种极具传统文化价值的哈萨克族民间乐舞,正在逐渐被现代歌舞替代,急需加以保护。
  

申报地区或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保护单位: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艺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