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左把大奇枪

  • 项目编号:
    3―6―22
  • 类别:
    杂技与竞技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河间左把大奇枪在北方武林中享有盛誉,习练者多,流传地广,特别是在冀中平原河间、高阳、任丘、肃宁一带很盛兴。左把大奇枪据传为罗家枪(亦称姜家枪),是由南少林派避难云游僧人自清代中早期传入河间的,也有南少林大奇枪之说。

河间左把大奇枪有着百年的辉煌历史,除了左把花枪外,还有12趟左把大枪,出招毫无破绽,易守难攻,曾经有枪械中遇左把不敢“扎”的威名。左把大奇枪在传至第四代李梅、李海以前,一直都是口传、心记、身教授业。李梅文武全才,用取长补短、两优结合的方法成功的将散传的口诀编撰了刀、拳谱和《大奇枪论》、《大奇枪歌》,至此大奇枪才有谱卷文宝。第五代传人李登瀛既是传播者又是创新者,在大奇枪原来的基础上,又糅进了短拳、形意、八卦等武学精华,博采各家之长,逐渐使大奇枪形成了一套既能保护自己,又能制胜对手的“刹手锏”套路。

在南京第二届武术摆台赛上,李登瀛凭借左把大奇枪完善的套路技法威振群雄,为河间武术赢得荣誉。从此全国各地各流派纷纷来西张庄武术馆切磋,交流技艺,足见河间左把大奇枪在武术界影响之大,功底之深奥。

至第六代传人李永祥时 ,西张庄村习武之风更是有增无减,收徒方面,已由周边地区扩展到了辽宁省和河南省,并为沧州京剧团输送一名武生一房尚甲先生。新中国成立后传给杜国檩、杜居峰等人。

现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左把枪认识淡薄,后继乏人,如今能习练左把枪十二趟大枪套路的人已经为数不多了,因此,抢救保护河间左把大奇枪,对我国传统武术的深入挖掘,对弘扬武学文化、民族创新精神有重要意义。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沧州河间市

保护单位:
沧州河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