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

    淮剧,淮安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

    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
   淮剧,又名江淮戏,是江苏省的三大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淮剧起源于苏北盐城西乡(今建湖县);起初主要流行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淮阴、盐城、扬州等地区,后流行区域逐步拓展,在沪宁沿线的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以及安徽滁县、浙江长兴等地也渐流行。此外,在合肥、武汉、南昌、杭州等地亦曾留下过演出足迹。
   淮剧是由民间说唱“门叹词” 与苏北“香火戏”相结合,并吸收了里下河“徽班”的艺术精华发展而成的地方剧种,流传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门叹词源自农民号子和田歌,初为一人击板而歌,继而为二人对唱,是一种沿门卖唱的说唱形式。香火戏则是当地酬神的民间表演形式。二者联合演出,俗称“三可子”,并逐渐形成“江北小戏”,主要演出一些对子戏、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戏。后有大批徽剧班社进入里下河地区,江北小戏渐与徽班同台演出,谓之“徽夹可”。在与徽班合演时,吸取了徽剧中剧本、器乐曲牌、唱腔、表演等方面的一些艺术成就,逐渐发展成熟,遂称“江北大戏”。1912年左右,艺人何孔德等首次将之带到上海街头演出,并于1914年在闸北太阳庙建立第一个江北戏院,使淮剧正式立足于都市。
    1951年7月,淮剧周茂贵班在清江市集训后,改为“京江淮剧团”。1955年5月,京江淮剧团改为清江市淮剧团,此后,涟水、洪泽、淮安、盱眙、金湖等县先后成立了县淮剧团。20世纪80年代以后,淮剧的演出规模有所缩小,目前,淮安市境内的淮剧团尚有淮安市淮剧团、楚州淮剧团和涟水淮剧团。
    基本内容及艺术特征
    淮剧由于流传较久,又是江苏最大的地方剧种之一,所以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传统节目。剧目大体有种类型:一是“对子戏”和“三小戏”:《小打瓦》、《种大麦》、《大补缸》、《磨豆腐》等,只有生、旦、丑两三个角色,多用实词和专有曲调,表演内容简单纯朴、艺术诙谐风趣,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属于说唱范畴的民间生活小戏。二是“九莲”、“十三英”和“七十二记”。“九莲”是:《兰桥会》中的兰玉莲,《刘全进瓜》中的李翠莲,《土牢记》中的秦玉莲,《阴阳河》中的李桂莲,《吴汉三杀》中的王玉莲,《蔡金莲告状》中的蔡金莲,《刘文秀赶考》中的陆金莲,《大赶考》中的窦金莲和《荆钗记》中的钱玉莲。“十三英”是:《陆志春赶考》中的尹凤英,《刘秀走南阳》中的王大英,《玉杯记》中的王二英,《药茶记》中的苏风英,《牙痕记》中的顾风英,《对舌》中的苏迪英,《罗英访贤》中的周桂英,《韩湘子度妻》中的林芦英,《杨天禄招亲》中的穆玉英,《何文秀赶考》中的王鸾英,《刘贵成私访》中的罗凤英,以及《孝灯记》中的陈凤英和王月英。“七十二记”主要有:《土牢记》、《荆钗记》、《玉杯记》、《牙痕记》、《白兔记》、《葵花记》、《红灯记》、《三元记》、《合同记》、《恩仇记》、《药茶记》、《孝灯记》、《骂灯记》、《乌金记》、《断膀记》、《磨房记》、《度妻记》、《朱痧记》、《贩马记》、《大琵琶记》(即《赵五娘》)、《小琵琶记》(即《秦香莲》),等等。三是幕表连台本戏。如《杨家将》、《包公案》、《施公案》等,这些剧目,行当齐全,文武兼备,无固定台词,全凭演员根据幕表即兴创作。四是现代戏。淮剧具有编演现代戏的传统,从抗日战争以来,创演过上千出淮剧现代戏,其中《照减不误》、《刘桂英是朵大红花》等都盛行一时。成立于1955年的淮安市淮剧团建团五十多年来,先后排演了《白虎堂》、《包公下陈州》、《白蛇传》、《红灯记》、《斩韩信》等百余部传统剧目。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作排演的剧目主要有大型现代戏《情与法》、《未了情》、《高原雪魂——孔繁森》、历史剧《林则徐》、大型新编淮剧《吴承恩》、新编历史剧《韩信》等。
    淮剧的舞台语言和音韵是以建湖方言为标准的。淮剧的二十道音韵中将入声字单独列韵,为淮剧所独有。淮剧最初的声腔为[淮调](又称[老淮调])。后受徽剧和京剧影响,创造了[靠把调] (又称[老徽调])。早期淮剧的声腔即以[老淮调]和[老徽调]为主,唱腔基本上是曲牌联缀结构。此后出现了一批女演员,也开始用二胡伴奏,便出现了 [拉调]。著名演员筱文艳又在[拉调]等基础上新创出 [自由调]。 [淮调]、[拉调]、[自由调]遂为淮剧的三大主调。另外还有一些富有个性的其它曲调如[下河调]、[蓝桥调]、[磨房调]、[种大麦]等,以及经常运用的民间小调如[柳叶子调]、[拜年调]、 [丁黄氏调]等,加上脍炙人口的“五大宫曲”,据初略统计,淮剧曲调有五六十种之多。
    淮剧一方面因其产生于民间,贴近生活,贴近民众,因此其艺术风格朴实淳厚,雅俗共赏,通俗易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徽班”的熏陶与影响,因而形成行当齐全,文武皆备,“袍带”、“靠把”戏大气盎然,不同于一般地方小戏的特征。淮剧以唱工见长,一连几十句、上百句,紧扣剧情,出彩不断的即兴演唱,是淮剧声腔的一大特色,能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
    传承谱系及代表人物
    淮剧的传承,原以家族血缘关系传承为主,师徒关系传承为辅。民国年间,在两淮地区活动的班社有刘玉琴班、杨洪文班、周茂贵班等。建国后则以剧团招收学员培养,及学校或训练班招收学生培养为主。
    当前代表人物主要有:
    周小贵,男,1935年出生,淮剧艺术大家周茂贵之子,国家二级演员。主攻文武小生、老生、净。其唱腔浑厚、吐字清晰,功底扎实,戏路宽。曾主演过《包公下辰州》、《武松》、《寇准背靴》、《浣纱女》、《刘老庄战斗》等剧。
    乔艳红,女,1944年出生,国家二级演员,师承淮剧名筱文艳,主工青衣、刀马旦。表演稳重大方,演唱独具一格,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近年来她在现代戏中塑造的“杨开慧”、 “江姐”,传统戏中塑造的“樊梨花”、“孟丽君”等不同的艺术形象,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
    荣光辉,男,1948年10月出生,国家一级演员,主工文武小生,是西路淮剧的代表人物之一。先后在《白虎堂》、《红灯记》、《斩韩信》、《充军行》、《吴承恩》等百余部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自1996年起,担任淮安市淮剧团团长、书记,为淮安市淮剧团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贡献。
    韩丰萍,女,1954年出生,国家二级演员。主攻青衣、花旦,唱腔婉转自如,韵味隽永。先后在《阿庆嫂》、《倩女奇冤》、《白蛇传》、《为儿为女》等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
    杨小楼,男,1964年出生,国家二级演员,主攻老生、小花脸,他音色宏亮粗犷,唱腔淮剧淳厚,富有激情,演技精湛,文舞兼备。他先后在《平原作战》、《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莲花庵》等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在编剧、导演方面也颇有成就,先后编导《摇钱树》、《莲花庵》、《万花船》等剧目。

    主要价值
    淮剧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是江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格质朴而不失精致,创新意识强烈,反映当地的民生民情、社会时事十分及时而精到,对当地的社会发展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特别是淮剧表现悲剧的优势,能充分体现民间的道德观念和民众的精神追求,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如优秀的现代淮剧《打碗记》、《奇婚记》等,都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道德认知价值。另外由于淮剧的历史较久,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综合性较强,因而淮剧艺术的发展史,对于研究我国地方戏曲的起源及发展具有较高的佐证价值。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

保护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