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接龙舞

湖南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二十一:龙舞

花垣接龙舞

  接龙舞诞生在苗族古典祭祀仪式中。早期的接龙是苗家请巫师祈福,求龙神保一方平安,五谷丰登、治虫防灾的法事。1954年麻栗场的石成鉴、石成业等对原始的接龙仪式改编成舞蹈。花垣接龙舞曾于1956年参加北京全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得一等奖。接龙舞由此流布开来,湘西州境域苗族聚居区都有跳接龙舞的习俗。

接龙舞除了展示姿态美、语汇清晰以外,还展示了苗家妇女的服饰、银饰,是一束集舞蹈、风俗、服饰美等为一体的民族舞。特别在花垣县广泛流行。

  原始接龙是中国民族舞蹈史的源头,是研究苗族文化史的“活化石”,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独放异彩的奇葩。

“城步吊龙舞”

  城步苗族自治县地处湖南省西南边陲,沅江支流巫水上游,是邵阳市唯一少数民族居住区,也是民族文化最活跃的地方。现辖11个乡镇,275个行政村,总面积2647.07平方公里,拥有苗、汉、侗、瑶、回、满、壮、土家、布依、高山等13个民族。总人口26万人,苗族占总人口的54.3%。

  苗族人民崇尚龙舞文化,把龙作为苗族的图腾。《山海经・海内经》载:“南方…有人曰苗民,有神像人首蛇身”。《孟子・腾文公》“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中国,蛇龙居之”。《墨子・非攻下》“龙生于庙,三苗亡之时哭于市”,“史记《五帝・本纪》: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舜归而言于帝,帝曰:龙(帝尧二十五子之一)可使灌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由此可见,龙是远古三苗先民“南蛮”“西戎”的统帅和精神领袖,也是苗族先民往南迁徙安居的守护神。苗族的先民把“龙神”尊崇为有呼风唤雨、主宰水陆生灵的神圣,至今已有四千八百年的历史。他们认为有“龙神”护佑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舞龙又称为舞龙灯。舞龙之俗早在唐代就盛行于苗族群众中,这里流传一首山歌:“十月里来立了冬,魏征丞相斩老龙。斩断老龙十二截,满身流血遍地红。”城步苗族每逢春节喜庆都由村寨组织舞龙活动,以龙舞迎神消灾,驱邪恶而祈平安。这是苗族人民长期在科学不发达的自然条件下一种对“五谷丰登”的期盼,寄托于龙给予“风调雨顺”的精神安慰。千百年来,苗乡的九峒四十八寨都舞龙灯,并以东、南、西、北、中五方区分龙灯的颜色和表演形式。东方村寨(白毛坪乡、兰蓉乡一带)以舞草龙(又称木龙)为主,用草木叶扎制,颜色为青色;南方村寨(汀坪乡、五团镇一带)以舞高杆龙(又称火龙)为主,颜色为红色;西方村寨(丹口镇、长安营乡一带)以舞吊龙(又称金龙)为主,颜色为蓝色;北方村寨(威溪乡一带)以舞蛇龙(又称水龙)为主,颜色为绿色;中央村寨(西岩镇、茅坪镇一带)以舞滚龙、爬龙(又称地龙、土龙)为主,颜色一般为黄色。若时逢盛大喜庆或连年丰收等节日,也有一方村寨同舞“五龙呈祥”的,但同样必须按村寨的五方五色而定,表演壮观,异彩纷呈。纵观城步苗族人民舞龙艺术,其中尤其以丹口镇下团村吊龙最有文化艺术特色。

  丹口镇下团村是一个群山环抱的苗族村寨。全村152户、738人、90%都是苗族。千百年来,这个村每逢春节或重大喜庆活动都要举行舞龙活动。他们扎的吊龙,做工精细,形态逼真,轻便灵活,活龙活现。每当表演舞龙时,配上气势磅薄、浑厚得体的音乐,烟雾和灯光的烘托,让观众感到身临其境,心潮亦随着龙灯的起伏和舞姿忽而担惊受怕,忽而心情激动。巨龙出洞时,首先是阴森可怕,如山崩地裂,从山洞喷薄而出,速度快捷,直指云天;然后,翻身一跃,腾空摆尾,好象要把蹲伏在深山石洞中修练时的孤独和压抑一下子全释放出来。乱冲乱闯放荡不羁!刚出山洞的龙,涉世未深,经几番吞云吐雾,经受风雨雷电的考验,翻滚蜕皮,受了挫折和教训后,盘缠喘息、反思和养精蓄锐,懂得如何腾云驾雾,如何呼风唤雨,风调雨顺,护佑苍生,修心养性,造福人类。待修道圆满,炼就正果后又乘着大风大浪翻弄云雨,几经争斗,几番拼搏,终于摆脱尘世折磨,巨龙飞天!苗族群众的舞龙活动特别讲究礼节,如请龙、接龙、贺龙必须在村口、寨门、堂屋三个有代表性的方位举行仪式,由迎接方摆上供桌香案,上供三牲果品、神龙牌位,舞龙者和迎龙群众面对香案向神龙行三跪三叩之礼,然后由舞龙方致贺词,接龙方行答礼。在双方一贺一答中以苗族款词颂扬神龙、颂扬祖先,以吟诗作对赞美天时地利人和,双方互相勉励,温馨和谐,友情交融,既突出了苗族人民的礼仪道德,又展露了丰富的文化艺术才华。

丹口镇下团吊龙,历史悠久,祖传遗风。以苗族扎龙老艺人丁志文为代表的一代舞龙传人,他们无论从取材、扎制、造型、舞蹈、音乐等方面都很具有民族特色,既通俗又高雅,紧凑而大方,功底深厚,风格独特。整个龙舞表演过程,让观摩者赞不绝口,给人以观赏性和启发性,寓意深刻,让人留连忘返,实在是一朵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奇葩!

  下团吊龙于2002年10月代表邵阳市参加了湖南省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获得表演特等奖;2003年2月代表邵阳市参加湖南省首届龙狮舞精英赛,并获扎制一等奖和表演二等奖;2006年10月由中央电视台摄制组编录入苗族文艺剧目“天下城步”,并在中央十一台连续播映一周。2007年5月获“珠江啤酒杯”邵阳市首届龙狮文化艺术节(舞龙)一等奖。

  下团吊龙这一独特的民族艺术虽然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保留至今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掌握吊龙制扎、配器、表演独特技艺的老艺人均已步入古稀之年,现村寨里的中青年一代只喜欢观看舞龙,不愿意或不爱好去学扎龙、舞龙,认为这是既费力又无报酬的苦差事。下团吊龙假若在丁志文几位老艺人去世后,即将濒临消亡的危机。建议尽快予以保护并加以继承开发。

  城步苗族的“吊龙舞”是非物质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她的艺术特色和表演技艺以获得中外观众的喜爱与推崇,她是苗乡的艺术奇葩,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近几十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民族文化发展、壮大的步伐,她已走出了苗乡,走出了湖南,走向全国,以崭新的面貌呈向全世界。

  

  雪峰断颈龙舞

  保护单位: 洪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主管部门: 洪江市文化局

  

“雪峰断颈龙”属雪峰山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间龙舞艺术,它形成于唐代,兴盛于宋、元,完善于明、清,历经形成、发展与成熟期,有近1400年的历史,绝无仅有,具有一定的民俗学、民族学价值以及民间艺术研讨价值,且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雪峰断颈龙”作为五溪地区民间文化圈里的一个名词,已发展成以“断颈龙灯”为基本内容,将“故事灯”、“蚌壳灯”、“狮子灯”等相关灯会融为一炉的综合性民间乐舞文化已成为包容文学、音乐、舞蹈、说唱、戏剧乃至民族认同、宗教信仰等各种艺术成份和文化意义的固定词语,标志着“雪峰断颈龙”综合艺术的确定。

  “雪峰断颈龙”由“万岁牌”、“宝珠”、“龙头”和13节断开的“龙身”组成,其中“万岁牌”象征皇上,代表皇上开路,寻访百姓;“宝珠”象征宰相,代表官员领队,随从皇上看望百姓;“龙头”和“龙身”是传说被宰相魏征误斩的泾河龙王,象征龙王现身,保国泰民安。

  “故事灯”主要以治水为主题,彰显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如“大禹治水”、“魏征斩孽龙”、“八仙过海”、“哪吒闹海”、“龙宫借宝”以及《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中的精彩故事,还有象征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象、猪、牛、羊、马、兔、鹤等灯会,丰富多彩,栩栩如生。

  “蚌壳灯”演绎出打鱼郎与蚌壳仙女歌舞相恋的动人故事,表达了蚌壳仙女对美丽人间的向往,乡绅、媒婆以及法院海和尚的掺和,诙谐妙趣,其乐无穷,唢呐、笛子、胡琴以及锣鼓点子节奏明快,赏心悦耳。

  “狮灯”呼啸而出,翻滚跳跃,登台望月,象征镇妖驱邪,龙灯、故事灯、蚌灯各摆阵式,千姿百态,五彩缤纷,鼓乐齐鸣,喜庆欢呼,松明烟火,冲天燃放,把断颈龙灯会推向高潮。

  在雪峰山区,断颈龙灯会于正月初四“点灯”,灯会时间长达10天,是当地百姓过大年的主要文化生活,直至正月十三结束,结束这天,他们焚烧龙衣,叫做“残灯”,以表达对龙的哀悼,星移斗转,年复一年。

  芷江孽龙舞

  

  保护单位:芷江侗族自治县土桥乡富家团村委会

  主管部门:芷江侗族自治县文化局

  芷江侗族自治县富家团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侗家山寨,具有典型的侗族文化,是孽龙的发源地。孽龙的萌生、发展和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与侗族民族史,文化史息息相关,它生动地体现了这一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

  “孽龙”曾以“劣龙”之名编入《民舞集成》。它是富家团村田姓家族传承至今的氏族灯艺。相传起始于春秋中期,田姓家族住地富家团村。

  孽龙既传承了中国的“龙”文化,又凸显了浓厚的民俗内涵。我国传统的舞龙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长长的巨龙随红色的彩珠飞舞腾跃、蜿蜒涌动、气势恢弘、场面较壮观。而孽龙由于仅限1人舞龙,1人舞宝,乍看起来毫无龙威,但其表演的空间较大,不受任何条件束缚。两人配合默契,舞动起来让人眼花缭乱,五彩缤纷。如遇群龙演舞时那热闹紧张的场面很快引得群情激奋,丝毫不逊于长长的巨龙。同时,具有浓郁侗乡特色的鼓乐伴奏,让人耳目一新而又催人奋进。多年来,经过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和改造,到现在已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相当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世代相传并深为侗寨人民所喜爱。

   孽龙艺术包容了侗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等各种艺术成分和文化意义。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孽龙从制作、表演、化龙等一系列过程中,都包含了侗民族的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进而形成了显著特色的地域文化。它不仅体现和传承着侗族文化的传统,同时也是研究侗族传统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发展史的重要依据。

   当前,随着民间老艺人逐年谢世,农村大批青壮年外出经商、打工、分散各地,他们在告别了侗乡田园生活的同时,也告别了孽龙。而孽龙作为侗乡传统文化的代表正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危机。因此,对其实行抢救、保护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侗乡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衡南七巧龙舞

  保护单位:衡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主管部门:衡南县人民政府

  七巧龙原名狗婆蛇龙,流行于湖南郴州的桂阳、嘉禾一带。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流入衡南县(今)江口镇延寿村上、下王家两个组民小组。

一九四九年,为庆祝解放,时下艺人廖仁正、廖仁嘉与同族在桂阳经商的廖茂求三人一道,研制:沿狗婆蛇龙的主要风格特点,主要动作和套路,创作、整合,编排成现在的七巧龙。

  七巧龙表演程式中,凡是转圈时,都是往左转;龙身往内倒时,都是往左边;往外倒时,都是往右边。每表演一个花样,一般是由单花(小花)到双花(大花),再由双花到单花,而且每条龙都要向观众表演一次。每换一次花样,都由舞珠者指挥。舞龙珠者基本没有固定的动作和位置。

  七巧龙的动作、套路、组合灵巧多变,主要花样有以下十二种:龙跃大小四门、大小龙盘花、大小龙跃水、四龙戏珠、五星花、单双龙滚腰、黄龙花、双龙下海。舞龙的传统伴奏音乐是由两支唢呐、鼓、大小锣、大小钞合奏,安仁八板等民间乐曲。舞龙者的服装由当地艺人手工制作而成。道具制作精良,特别是龙头、龙尾、龙被均由当地有传统手工技艺的老艺人亲手制作而成。

  七巧龙经历三代人的传承与发展,仍然以它精、巧、奇、捷的缠、绕独具艺术魅力,深受民众的喜爱。

  洞井龙舞

  保护单位:长沙市雨花区洞井镇人民政府

  主管部门:长沙市雨花区文化体育局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创造了无数璀璨的艺术奇葩,为世界艺术殿堂增添了夺目的光彩。龙舞便是其中之一。龙的形象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是吉祥雄伟、除害祈福的象征。龙舞最早则是人们为了祈求龙神对人间降福呈祥,永保风调雨顺而创作的一种祈祷仪式。各地在传承过程中逐渐演变,形成各俱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

   湖南长沙地区的龙舞历来颇为流行。在清朝同治七年刊发的《长沙县志》十六卷《风土部》中曾记载:“……龙灯鳌山游绕里巷城市,彻夜游观,各乡里庆祝,社神合醵,歌唱为乐,渭之祈手……”可见龙舞在当时不仅乡村有,而且城市里巷也十分流行。现在,民间龙舞主要是人们为了欢庆新春、祈福纳祥而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表演形式。

   长沙地区龙舞的种类较多,各种龙舞都有它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在长沙市雨花区洞井镇盛行的洞井龙舞,经过当地农民代代相传,较好地保留了湖南龙舞原始的艺术风格,经过不断发展和演变成为湘派龙舞的杰出代表,是整个长沙地区民间龙舞的缩影。

  一、 历史价值:舞龙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间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民风民俗的典型载体。洞井地区的各种龙舞则是长沙地区人文文化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与区域艺术相互交融、有机结合的实证。而龙舞所配的各种伴奏音乐,则清晰的显示着长沙地区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轨迹。

  二、 艺术价值:龙舞是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中历史悠久且保留较的完整的一件瑰宝,是中华“龙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长沙各地的各种龙舞是研究湘楚本土民风民俗起源和发展的活证材料。龙舞本身展现了人体的动作韵律美和群体协作能力,展现了男性的阳刚之气,向世界提供了一种舞蹈艺术和另类表现形式。人与“龙”充分地结合,民间轧制艺术的有机结合,音乐和舞蹈的不可分割,龙舞体现的喜庆吉祥和中国“过年”、“闹元宵”、“庙会”等民俗活动密不可分。

  三、社会价值:洞井龙舞作为喜庆娱乐的一种表演方式,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它作为―种民间舞蹈,是锻炼人民体魄,增强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的极佳活动项目。它作为一种群体舞蹈,本身拥有精神象征,也陶冶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操,是整个中华民族凝聚团结的有力的精神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