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墨制作技艺(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

  • 项目编号:
    Ⅷ-73
  • 类别:
    传统技艺
  • 类型:
    扩展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曹素功于清康熙六年(1667),在安徽歙县岩寺镇创设曹素功墨庄。其制墨技艺有炼烟、和料、制墨、模雕、翻晾、描金等,至今传承十三代,绵延三百余年。
  同治年间(1864),曹素功墨庄从苏州迁居上海。上海的大都市环境及海派文化的影响,使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开始创新,发展成具有海派特色的制墨技艺。从第九世孙曹端友开始就为海上书画名家定版制墨,而书画家也纷纷参与绘稿设计。由于墨模的镌模成为二度艺术创作,墨面的艺术风格与海派书画形成了同步,海派徽墨应运而生,相得益彰。1958年,上海制墨业胡开文、詹大有、查二妙堂等坊号归至曹素功一家,曹素功成为当代“海派徽墨”的代表。
  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由于老艺人的减少和后继乏人,生产工具损蚀(特别是明清的老墨模)及原料供应不足,墨锭市场消费群减少而逐渐衰落。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已有失传的危险,现存珍稀的明清时期墨模亟待抢救和保护。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上海市黄浦区

保护单位:
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