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干麦船

简介

干麦船是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白沙村传统“端阳庙会”的系列民俗活动项目之一。始于北宋,至今约有八九百年历史。

早年,永和白沙一带以种植麦粮为主,每年农历5月是当地麦收季节,村民们举办“端阳庙会”,开展干麦船祭祀巡游表演活动,一为庆贺端午佳节和麦粮丰收,二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祭祀当地崇拜的二王公、康王、青王等众多神灵菩萨,恳请众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麦粮丰收,赣江无水患灾害,江面无溺水事故发生,老百姓能丰衣足食、四季平安、人丁兴旺、福寿延绵等。因与麦子丰收有关,又和“端阳庙会”之水中龙舟赛活动对应,故名干麦船。“干”字取其“水边”之义。

干麦船是一条以竹篾、彩纸等扎制、裱糊而成的龙船。船首是高昂的龙头,船尾是华丽的龙尾。船上以彩纸等扎制了众多人物:两侧船舷共12名橈手,船首立一艄公,船尾为艄母和舵手,船的正中是高大威武的屈原和二王菩萨、康王菩萨等纸扎神祗。《干麦船》由每家每户采一束粗壮饱满的麦穗,插于船舷,或置于船舱,以装饰龙船,并祭献给上天和屈原等众神灵。

展演时,由两人抬着干麦船,与众多由村民们扮演的橈手、艄公、艄母、舵手、头香、尾香、龙头、龙尾、旗手、鼓手、螺号手,以及屈原、康王、青王、开山王等神灵菩萨,在锣鼓唢呐民乐队伴奏乐中,跟随在二王公菩萨神轿之后,浩浩荡荡地巡游。一路上,众橈手持桨,在手持小彩旗的艄公指挥下,模拟划龙舟舞蹈动作;干麦船也配合做出前后府仰、左右摇摆、侧倾等龙船搏风击浪、艰难航行的动作,且行且舞。进入一些较大的村庄时,还要举行“打灵”“进祠”“祭神”“塞巷”“花楼”“上(下)转江”“唱龙船”等传统仪式或表演。

干麦船的主要祭祀仪式于白沙村二王庙中进行。其他祭祀巡游展演,于巡游途中在白沙村委所属各自然村和附近赣江沿岸一些村庄之间完成。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至初七的庙会期间,方园百里成千上万的群众前来赶庙会,观看干麦船、龙舟赛和每晚古戏台的大班戏等,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历史渊源

“干麦船”是流传在吉安县永和镇白沙村一带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的一项以巡游展演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民间传统祭祀活动。

始于北宋,至今约有八九百年历史。

“干麦船”民俗盛行近千年,与当地的麦粮丰收和端午节纪念屈原等有关。但最关键的决定因素还是当地民众对二王庙及其供奉的二王公、康王公等众菩萨的虔诚笃信。民间俗神崇拜信仰是“干麦船”民俗沿续近千年的精神动力。白沙村一带,至今流传着二王庙及二王菩萨、康王菩萨的神奇传说。其中与“干麦船”祭祀活动相关的几个传说大意如下:

二王公涉赣水神会康王爷:

二王公赵德芳,系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之次子,人称二王爷。宋太祖时封为秦王,后高宗即位,先后又封为平元尹、章平王。宋太祖赵匡胤有长子燕王名德昭;次子即秦王德芳。当初,太祖本想传位于秦王德芳,但因宋太祖之弟赵光义掌有实权,遂传位给了光义。其弟光义为感恩兄长,令其子尊重二王德芳,并赐二王金鞭一根,可上揍天子、下揍奸臣。二王公是一个豁达之人,王位之事从不放在心中,每天只是东巡西游,尽享人间快乐。某年二王爷南巡,途经江西吉安府白沙,见岸边人声喧哗,便叫卫士上岸查看,原来是白沙村人在康王庙中发菩萨(做法事请康王菩萨显灵等),菩萨发不起。二王爷闻之,欲上岸观看。可刚出舱门,脚下一滑,跌坐船舷,左脚落入水中,僵硬笔直,怎么也抬不起来。众人急忙上前扶起,回船后便不省人事,稍倾,驾鹤西去。这边,二王爷刚一咽气,那边康王菩萨便发起来了(显了灵)。众人由此推断,是二王爷“走阴”神会康王,才得以将康王菩萨发起来,于是,对二王爷感恩不尽。后二王爷在白沙一带经常显灵,保白沙沿河一带的一方平安,民间更是对他尊崇有加,遂将其供奉于康王庙中。由于二王爷是皇室成员,与康王是君臣关系,因此二王爷占居前殿,康王屈尊于后殿。从此白沙村人把“康王庙” 改称为“二王庙”。今人多认为该庙名之意为“二王爷之庙”,其实应该理解为“二位王爷之庙”。

康王菩萨的传说:

据庐陵县志记载,康王姓康讳保裔。北宋初一代名将。他率兵抵御契丹入侵,由于敌强我弱,被重重包围。康奋力冲杀,终因寡不敌众,英勇战死。康家一门三代战将,其祖、其父均为建立宋朝立下赫赫战功。宋真宗闻其战死,万分痛惜,以王之礼待之。其母、妻、子均受皇封。民间也为其建庙,以示纪念,岁岁祭祀。

主要内容

展演形式

干麦船祭祀巡游于每天上午举行,出发前,先在二王庙中举行“发船”等祭祀仪式,然后开始在白沙村和附近村庄之间进行巡游展演。

展演时,由两人抬着干麦船,与众多由村民们扮演的桡手、艄公、艄母、舵手、头香、尾香、龙头、龙尾、旗手、鼓手、螺号手,以及屈原、康王、青王、开山王等神灵菩萨,在锣鼓唢呐民乐队伴奏乐中,跟随在二王公菩萨神轿之后,浩浩荡荡地巡游。一路上,众橈手持桨,在手持小彩旗的艄公指挥下,模拟划龙舟舞蹈动作;干麦船也配合做出前后府仰、左右摇摆、侧倾等龙船搏风击浪、艰难航行的动作,且行且舞。进入一些较大的村庄时,还要举行“打灵”、“进祠”

“祭神”、“塞巷”、“打花楼”、“上(下)转江”、“唱龙船”等传统仪式或表演。

“打灵”,出入某一村庄的祠堂时,村民们纵情地左右推搡、摇晃轿子,阻碍轿子的行进。这种仪式既满足了众人宣泄、狂欢的欲望,又表示菩萨发功显了灵。

“塞巷”,一般扛菩萨神轿的人员行进速度较快,每到一个巷口时,神轿便停在巷口,并堵住巷路不许他人通过,直到后面队伍跟上来为止,以显示神的威严和霸气。

“转江”,巡游队伍掉头调头返回称“转江”。

“打花楼”,巡游队伍进入祠堂时,扮演屈原的人手持蒲扇以单腿踮脚尖,立于祠堂大门门坎上,一边原地转圈,一边高抬双手于头顶部位,做一种类似于戏曲身段表演中“云手”的舞蹈动作。

“喊船”,由一至两人领唱,众人齐声应和。唱词为恭迎龙船、祈祷神灵保佑等内容。这一仪式只在五月初七最后一天途径老下边村时举行。

相关民俗活动

“干麦船”是“端阳庙会”的主要项目之一。而整个庙会的主要内容除了每天上午进行的“干麦船”祭祀巡游展演外,还有以下三个主要的相关民俗活动:

(1)、端午龙舟竞渡赛:

于庙会期间的每天下午,在白沙村旁赣江水面的张家渡口河段举行。是为一种民间传统体育竞技活动项目。竞赛对手是赣江对岸青原区富滩镇的张家渡村。比赛规则是由白沙村一方的龙舟向对岸划去,然后与对方的龙舟一同往回划开展竞赛。一般往返二到三次才能定出胜负。赛毕,龙舟还要在江面上自由竞划或勇斗激流逆水划行等。

(2)、二王庙古戏台唱大戏:

端阳庙会期间,每天晚上由二王庙出资请有名的大戏班,于二王庙前的古戏台上演大戏,十里八乡群众踊跃前来观看,热闹非凡。

(3)、大型集市贸易:

庙会期间,每天还要组织举办盛大的集市贸易、商品交流活动,既方便了群众,又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申报地区或单位:
吉安市吉安县

保护单位:
吉安市吉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