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打鼓铲山歌

  • 项目编号:
    2-Ⅱ-3
  • 类别:
    传统音乐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靖安铲山鼓(又名:靖安打鼓铲山歌)是一种山民集体劳动时一人击鼓领唱、众人和唱的歌曲。据94岁鼓师吴贤书介绍,远祖在北方修筑黄河坝时就形成了打鼓歌(即铲山鼓)。据庵前自然村《廖氏宗谱》记载:清康熙48年(1709年),廖洵江从赣南迁居靖安县庵前自然村,并将铲山鼓带入此地。至今在靖安传承已有300年历史。过去,靖安山区每逢农历六月耘禾,八月铲茶山都要唱“铲山鼓”。现主要分布在江西省靖安县罗湾山乡庵前、庵背两个仅一山之隔的自然村,人口160多人,现健在的鼓师仅为5人,鼓师身背圆鼓,双手握槌击鼓,有时还会一边击鼓一边唱山歌,唱得兴起时劳动者还会和唱,这不仅能调动群众劳动情绪,还会提高工效。靖安铲山鼓载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

靖安打鼓铲山歌最先分布于山上片客家人聚居的罗湾、躁都一带。过去,靖安山区每逢农历六月耘禾,八月铲茶山都要唱“打鼓歌”。后来,由于劳动群众喜闻乐见,逐步流传到山下片的高湖、水口、仁首、宝峰一带,上世纪70年代以前,打鼓铲山歌在靖安境内盛行,随着农村分田分山到户的政策落实,打鼓歌这种群体劳动才进行的活动逐渐衰弱,现在铲山、耘禾时较少听到打鼓歌了,鼓师也仅有庵前自然村廖仁桂等少数几人。现仅存于罗湾乡的庵前、庵背自然村

历史渊源

靖安打鼓铲山歌是一种山民集体劳动时一人击鼓领唱、众人和唱的歌曲。清初以前曾随广东、福建以及赣南一带客家人带入靖安,已有300年以上的历史。据现年94岁鼓师吴贤书介绍,远祖在北方修筑黄河坝时就形成了打鼓歌,初时光打鼓不唱歌,进而发展成既有唱本又能即兴编词的载歌载鼓形式。过去,靖安山区每逢农历六月耘禾,八月铲茶山都要唱“打鼓歌”。靖安打鼓铲山歌最先分布于山上片客家人聚居的罗湾、躁都一带。后来,由于劳动群众喜闻乐见,逐步流传到山下片的高湖、水口、仁首、宝峰一带。上世纪70年代以前,打鼓铲山歌在靖安境内盛行。现主要分布在罗湾山乡庵前、庵背两个仅一山之隔的自然村。

音乐特色与风格

唱顺序。打鼓铲山歌由五番鼓点组成,歌序为:开工(冷鼓)——开号(喝彩)——唱歌(头番鼓)——冷鼓——望茶——冷鼓——谢茶——冷鼓——望饭——冷鼓——谢饭——冷鼓——山歌——冷鼓——散歌(即兴编唱)——冷鼓——煞号(喝彩)——盘丝罗(收工)。

使用乐器。圆鼓(现鼓身高9寸,鼓面直径6寸。传统标准尺寸:鼓身高7.7寸,鼓面直径6.6寸)。 鼓槌(现槌长3.8寸,硬木制成、柄端刻有隔痕穿细绳一根。传统标准尺寸:槌长3.3寸,用棱罗木制成)。

艺术特征。击鼓者大多身披红绸,系鼓彩带斜挎于右肩,让鼓垂于左腰;或套于颈脖,让鼓坠于胸前。鼓师边击鼓边领唱,众人边劳动边和唱,并按鼓点徐疾而进,鼓舞铲山、耘禾劳动。演唱时间特别长,从早上出工到晚上收工才结束。 除开号喝彩和煞号喝彩外,正歌由五番鼓点组成(每番鼓节奏曲调不同)。歌词多为七字句,有严格的韵脚。由鼓师起歌定韵,群唱或接唱时以其韵相接,歌词可即兴创作,也可按传统唱本演唱,内容多为历史人物故事、戏剧故事。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宜春市靖安县

保护单位:
宜春市靖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