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香花和尚舞

  • 项目编号:
    2-Ⅲ-10
  • 类别:
    传统舞蹈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靖安香花习俗在江西省靖安县已有300年以上的历史,是客家丧葬礼俗程序中的重要部分。香花习俗由当地的香花和尚3-8人完成,融挂、写、唱、念、做、色、舞等表现形式为一体,是集佛教精神、儒家思想、道教神祇以及民间礼俗于一身的信仰形式。

仪式包括布置道场、头坛发奏、召亡超度、功果圆满、送神安龙等四十几道程序,72坛法事。仪式按丧家要求,短则二、三个小时,长则二日三宵,现以一日一宵或一日二宵为多;不论时间长短,挂(释道儒三圣图、佛祖三身像等)、写(向阴府奏请的表章、画符)、唱(用乐器伴奏的唱经)、念(无伴奏的客家话诵经)、做(手印、跪拜等)、色(僧冠、袈裟或道袍)等表现形式是不可少的。作为观赏性、技巧性较强的舞(舞蹈、杂耍等)一般出现三日二宵的仪式中。

香花和尚是经3到5年学艺后,经严格考核,取得法号,可婚配的世俗弟子,他们唱念的经书一些为佛家经书,如《地藏经》《金刚经》《观音普门品经》《梁皇忏》、《药师忏》等,还有一些为民间流传的伪经或彩词,如《拜血盆经》、《拜千佛》、《召亡彩词》等

历史渊源

香花和尚舞是一种佛教法事中的舞蹈。据清同治九年(1870年)《靖安县志》记载,靖安县佛教盛行于唐贞元间。据靖安县1986年的一份资料记载,佛教自西汉末传入中国后,日渐兴盛,特别是唐朝,到庙里烧香拜佛的人越来越多,和尚应接不过来,便把伙夫也拉出来应酬。日后,伙夫把做法事的经卷、程序、动作悄悄地传到了民间,故把寺庙外的和尚称为香(乡)花和尚。他们生活在民间,不受寺庙的约束,不戒荤腥,可以成家生子,既有法号又有俗名。他们念的经书也和寺庙的一样,有大经卷八本,其中地藏经三本,观菩普门经一本,慈悲水忏经三本,药师忏一本。法事共七十二坛,穿插舞蹈表演于其中

表演内容

香花和尚舞是民间做佛教法事中表演的舞蹈。

表演内容:舞蹈有《锡杖花》、《穿九烛》、《铙钹花》、《引坛发奏》、《初宵秉烛》等。其中《锡杖花》、《初宵秉烛》配有唱词,《穿九烛》以锣鼓伴奏,其余舞蹈无丝弦乐器伴奏,无固定节奏。

《锡杖花》也叫《破地狱》,《锡杖花》由二人表演,表演时神态虔诚、动作缓慢。是根据“目莲救母”这一传说,演化出一套用锡杖打破地狱门的舞蹈动作。而且,在为女死者做法事时,“三宝台”上还要敬放目莲的画像。在表演时,和尚们先念经,尔后边唱边舞。唱词内容主要是祈求各尊菩萨救亡灵出地狱,动作有“持杖点地”、“抛锡杖”、“背锡杖”、“合掌端锡杖”等。双脚随节拍轮换,含有扫除左右障碍之意。

《穿九烛》和《铙钹花》分别在做法事的第二天和第三天进行表演,《铙钹花》是整个舞蹈中表演技巧性较高的舞蹈,属于十八般武艺里的东西,共有四十八个动作,由于难度大,目前已经没有人能全套表演了。舞蹈动作有:“枫树落叶”、“莲花并蒂”、“黄龙缠身”、“野鹿衔花”、“禾背跳瓦(禾背是客家人对一种鸟的称呼)”、“竖杨柳”、“轱辘毛”、“鹞子翻身”、“打盘车(客家语即虎跳)”等,伴奏的主演乐器是唢呐和笛子,和尚们通过变换手中的乐器如广铙、刮子、碗锣、铙钹等来加强表演气氛,进一步突出浓厚的民间音乐的特色。《穿九烛》是在做两天一晚的法事时,于第二天的中午做午朝时表演的一组舞蹈动作。它的形成,传说是“阴间”对死者要举行“欢迎”仪式,香花和尚要引亡人闯过“鬼门关”,到其境内遨游。所以,“穿九烛”,又称“穿九洲”。参加表演的人数,按条件而定,有四、六、十人不等。表演时,每人手中各持一种乐器或供具,锣鼓伴奏,只舞不唱。动作多为走队形,所走队形 有“织篱笆”、“S形”、“六耳形”。

《引坛发奏》是由两位持广铙及钹者表演,意为打开法门;

《初宵秉烛》则是表演者持烛围着“三宝台”映照幽冥,边舞边唱。

表演环境:表演场地分屋外和堂内。堂内即堂屋,堂屋正墙上方需分别悬挂释迦牟尼、达摩、僧伽的画像,下面设有三宝台。三宝台即用四张桌子叠起,下面两张桌子供摆香火、灯盏及和尚用的戒尺、木鱼、碗、刮子、赖陀圆等,中层一张桌子挂桌围(有印花和绣花两种),桌上放三尊菩萨,左为文殊,右为普贤,中间为观音。菩萨前摆设香火、烛台。最上层的桌子上挂有“洞门”,“洞门”上横书“释雄宝殿”,内放一把圆形的斗,斗的四周用一张画纸围着,画上画的是狮子,斗上插万岁牌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宜春市靖安县

保护单位:
宜春市靖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