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贤白圩木版活字印谱

简介

进贤白圩木版活字印谱技艺,是在梨木板上刻好阳文反字之后,锯成单字,用刀修齐,统一大小高低,然后排字,行间隔以竹片,排满一版框,用小竹片垫平并塞紧后涂墨,铺纸印刷,字模采用明朝官方字体——老宋体,印于宣纸之上。整个做谱工艺流程有15道工序和158个字的捡字口诀,这些祖传的捡字口诀,有平有仄,就像一首古代的律诗。

进贤县白圩的传统技艺木版活字印谱完整地记录了木版活字印刷的全过程,原汁原味,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是活字印刷术源于我国的最好实物明证。进贤县白圩乡木版活字印谱,现尚存三套完整的常用印谱木活字,总计21万个以上。

历史渊源

自隋朝我国发明木活字印刷以来,历经五代,逐渐发展,至明代之后,木活字印刷遍及南京、成都、浙江、福建、江西等全国各地。到了清代,木活字印刷由于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白圩乡致岭张家村的木活字印刷工艺就起源于清代末期。1905年白圩致岭村青年张连生跟随父亲到福建绍武学习木雕活字印刷技艺,由于年轻好学,不到十年已成为绍武地区当时较有名气的木活字印刷技师。1943年张连生经人推荐到湖北日报社从事木活字刻印工作。1950年已辗转到上饶地区报社从事本行工作。此时张连生独生子张定胜已长大成人,并跟随父亲学艺,期间跟随张连生学艺的还有张定胜的亲属、朋友曾水保、梅二元、熊贵宝等。土改时期张定胜、曾水保等回到家乡白圩乡,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出外从事木活字印制宗族,增加家里收入。文革期间民间修谱一度中断。自1981年开始,民间木活字印制宗谱开始复兴。以张定胜和儿子张会友为代表的一批活字印制宗谱等技师又活跃起来。30年来,他们先后到赣州、吉安、抚州、丰城、本县三里、下埠、罗溪等几百个村庄印制宗谱,均受到好评。

1990年左右是民间木活字印制宗谱的高潮,以白圩乡致岭张家村张氏父子为代表的木活字印谱技艺通过父传子、家传家、村传村等形式先后传授发展到本乡的进兴、桥溪、百塘、金山等13个村庄,并扩展到附近的长山乡张公镇的几个村落。今日以张连生第四代子孙张振方为代表的白圩木活字印刷艺人,完整地继承了先辈木活字印刷制谱技术,并在刻字、排版、字等工艺上有所改革创新,提高了工效和印制质量。2009年9月张振方接受了以罗溪山东曹村为代表的赣、湘、鄂曹端礼后裔曹氏合修宗谱任务,在很短的二个月内就按质按量并完成了任务,并分别捐赠到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图书馆收获。以备查阅研究。为研究曹雪芹祖籍地及祖上延续路线提供详实资料。

工艺流程

首先,挑选上等梨木,优质墨汁,柔软毛笔,锋刃钢刀,刻字;然后理稿、捡字、拼字、排版、印刷、摆谱、散谱、折谱、固谱、裁边、钉孔、缝线、贴姓标、盖字号、装谱箱。

相关作品和作品

《曹氏族谱》、《胡氏通谱》、《李氏族谱》、《刘氏族谱》、《罗氏通谱》、《陈氏族谱》


申报地区或单位:
南昌市进贤县

保护单位:
南昌市进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