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宝诞

  • 项目编号:
  • 类别:
    非遗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康王宝诞是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一项重要而盛大的民俗活动,为纪念北宋抗辽名将康王(名康保裔)的生日而设,有着近三百年的历史,时间为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一至初七,塘尾村《塘尾李氏族谱》中对此有详细记载。

据村中老人回忆,康王宝诞民俗活动最盛是在清朝中后期,尤其是塘尾商业蔚起的光绪年代,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一至初七成了远近乡村期盼的节日。时至今日塘尾村的“康王宝诞”民俗活动仍保持原汁原味,表现出隆重的纪念、祝寿、祈祷和酬神意味。主要活动程序包括:初一解秽、出位、沐浴、更衣、巡游;初二至初六供奉拜祭;初七赞寿、出巡、答地头、安座等一系列活动,随着时代发展,现在还增加了千人宴和“神灯”竞投等活动项目。其中康王出巡是康王宝诞最具特色的活动,分初一和初七两次。出巡时由数百人组成巡游大队,铜锣开道,鼓乐齐鸣,从康王安座的梅菴公祠出发,沿正巷,到大宗祠,经西门出,到村围外面的西村,之后即绕塘尾各处新村巡游,从东门回。七月初七的出巡时间是中午十二点开始,程式与初一巡游大致相同。

与塘尾“康王宝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宝潭康王庙的“康王出巡”。据传有500年历史,每三年举行一次,在农历十月初一至初十举行。巡游时以自然村为单位,自发组成列队,从横山宝潭康王庙出发,按指定路线巡游,并按既定地点举行交接仪式,游经地包括横山、田边、燕窝、中坑、塘尾、埔心等村,初十返回康王庙。

文革期间,康王宝诞活动一度停止,1994年才得以恢复。恢复后的康王宝诞仍保持着原汁原味,作为村里特有的民俗活动在东莞乃至广东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被誉为岭南地区明清民俗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由于近百年的政局动荡与社会变革,全国各地的传统习俗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急剧的改变,或萎缩、或变形、或消失,造成历史资料缺失,一些民俗活动无史可考,无法恢复其历史原貌,如宝潭康王庙“康王出巡”就是如此;再加上一些老人相继去世,对民俗活动的历史记忆将出现断层,难以恢复,急需加大保护和扶持力度。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东莞市石排镇

保护单位:
东莞市石排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