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客家娘酒酿制技艺

  • 项目编号:
  • 类别:
    非遗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连平客家娘酒是一种用糯米酿制而成的低度酒,多为自酿,是连平传统特产,喜庆、节日习俗必备的饮品。连平客家娘酒是客家饮食文化与酒文化相结合的精华,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和食补价值,其传统酿制技艺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连平县位于广东省粤北九连山境内,居民都是客家人,连平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客家娘酒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客家娘酒在连平县内普遍存在,几乎家家户户都会酿制,特别是在忠信地区,更有特色,且品种丰富,如“黄酒”、“浸缸烧”、 “黑米酒”、“吊楼陈酒”等等,均享有盛名,畅销本省各地,甚至远销东南亚、港澳地区。

客家娘酒起源于何时,已难于考证。据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编纂的《连平州志》记载:“十一月冬至祭祖先,感一阳始生也,五鼓取溪泉水作酒,曰暑不变味。”可见,至迟在清初,娘酒已在连平一带广为流传。

连平客家娘酒主要以糯米为原料,冬至日开始酿制,制作流程可以概括为选料、浸洗、蒸酒饭、加酒饼、发酵、煨酒、装坛等八道工序。看起来极其简单,但真正操作起来就要非常讲究技巧和经验。酿酒需要准备大锅、饭甑、簸箕、磨篮、竹箩、插箕、瓦缸、酒坛等器具,清洗这些器具的时候不用洗洁精,以前用本地随处可见的“布惊叶”来泡洗干净,现在多用开水、烧酒来清洗。

连平客家娘酒醇厚香甜,具有一定的营养和保健作用。娘酒含有大量的糖分、有机酸、氨基酸和各种维生素,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度数较低,口味大众化,比较适合日常饮用,对女性美容、老年人抗衰老有一定功效。同时,连平客家娘酒还是客家妇女产后重要的滋补食品。另外,连平客家娘酒还可用作调料,祛腥,使菜肴味道醇厚。

      连平客家娘酒的酿造工艺一直以民间流传的方式传承着,尤其历史上物质贫乏的时期,酿酒的人群往往会大大缩减。而在当前的全球化和现代化背景下,年轻一代能熟练操作酿酒技艺的人数锐减,只有少数农村妇女传承着这一工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源市连平县

保护单位:
河源市连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