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氏化风丹制作技艺(红花冈区、汇川区)

化风丹其名是得于病因是“风”,治疗用“化”的对症施治手法,所谓“风”,特指小儿惊风、脑中风、面肌麻痹、癫痫、风寒感冒等疾病;所谓“化”,指用药物之力,活络散结化风,故得名化风丹。廖氏化风丹所在区域遵义市,地处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是川盐入黔的中转地,也是各类商品的集散地。大娄山森林植被典型多样,并生长天麻、杜仲、三七、山乌龟等数百种中药材,优良的地理环境和天然的药材资源,为廖氏化风丹传承生产提供了重要保证。

大明万历年间,明军医廖品五解甲行医,定居大娄山,下板桥镇,依托大娄山天然药材资源,凭借板桥镇商贸流通的便宜,开设“廖氏济世药堂”,其子廖维才,其孙廖耀寅承袭父业,行医济世。针对黔北川南民间多发的癫痫、偏瘫、口眼歪斜、失语、头晕头疼等疾病,廖耀寅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至崇祯二十二年(公元1649年)五年的苦心探究试验,研制出“化风丹”丸剂,治疗上述疾病。这时期“化风丹”用药近20味,采用家传一般炮制法制成,形状为直径2-3厘米药丸,色微黄,用本地毛边纸包裹。崇祯二十二年(公元1649年)--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期间,化风丹大胆借鉴白酒发酵工艺,通过的对核心药物作特殊发酵处理,提高了药性,降低了毒性,同时,组方配伍更精到,药材使用各有增减,并使用了具有安神定惊的朱砂,疗效大增,危重患者均药到病除。康熙三年至1950年,化风丹历经磨练,工艺终稳定成熟。这时期,化风丹生产规范定型,产品规格统一,廖氏传人在板桥开办的药堂牌号多达十余家,其中廖元和堂、廖仁和堂于上世纪30年代将店堂和厂房迁入遵义城区,化风丹生产规模稳步扩大,满足了国内外市场需要。

廖氏化风丹的传承谱系为:廖品武—廖光绪—廖耀寅—廖溁龙—廖元楫—廖炯—廖德型—廖铭诏—廖永赓—廖树才—廖熙华—廖小刚。主要代表性传承人有:廖永昌、廖吉斋、廖以庄、廖永祥、廖树芬、廖  真、廖克强、廖永英、廖树芳、陈月仙、温惠仙、廖熙文、廖熙华等。

360多年的发展历史,十余代子孙的传承,将化风丹做到十多个大型药堂的规模,自清康熙就盛销国内远销国外。同期,化风丹300多年前就成形的药母发酵制作技艺,为我国中成药在提高药性、降低毒性的方法处理上,提供了独特的思路,具有工艺创新价值。独特的组方配伍和特殊的、多类型的药物炮制手法,具有药物学意义上的科研价值。同时,在药理合于病理的基础上实施辨证论治的制药理念及质量理念,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廖氏化风丹神奇的辨症施治、对症施治、技艺创新,配方独特、炮制手法多样,疗效明显。在三百余年里,解救了国内外无数病患。随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越来越庞大,化风丹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我国传统知名良药,将有不可限量的医疗价值。化风丹在板桥及遵义传承了360多年,除文革期间处于低迷,其余时候均稳步发展。现今,因资金和技术人才的原因,廖氏化风丹同样存在着壮大和不断发展传承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