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舞(青溪黑蛟龙灯舞)

青溪黑蛟龙灯舞,其表演也称“乌龙过江”,是汉族传统龙舞的一种。当地相传,大埔县青溪镇汀江西岸铲坑村一带瘴气弥漫、虎狼出没,一江姓叔侄到此斩棘垦荒,叔父却惨被恶虎咬死,潜居此地的黑蛟闻知后,毅然横渡汀江,灭瘴气,驱虎狼,造福黎民百姓,被封列为神。民间为弘扬黑蛟造福于民的功德和纪念江姓叔侄的英雄壮举,根据古汉族龙灯舞的传承,扎制了黑蛟,编成民间舞蹈,于每年龙湖洞福主公王生日祭祀时进行黑蛟灯表演,绵绵不断,传承至今。

黑蛟道具由蛟首、蛟身、蛟尾三部分组成,全长20米。青溪镇传统黑蛟灯表演分为六小节,分别为出涧、探路、试水、搏浪、戏珠、盘蛟,并配以广东汉乐吹奏,大锣鼓板式,以唢呐为主奏,乐曲欢快、热烈、喜庆,配合黑蛟矫健的姿态,表演画面生动传神,叙事性强。表演开始,伴随着大苏锣声由远而近,黑蛟出涧,双眼射出两道光柱,然后在火爆锣鼓声中快速俯冲、转身、探首、亮相,黑蛟神态威武雄健;以“行锣”为主的配乐与大苏锣、大钹及敲击铝皮声相配合的音乐变化,表现黑胶探路到试水等情节。之后,演员舞蛟动作放至最大,同时控制双眼开关,并在口中发出“咳,咳,咳”声音相配,表现出蛟龙英勇搏斗精神;又在广东汉乐曲《叠叠令》中蛟首高昂作欢乐样,表演戏珠、抢珠舞蹈,然后形成盘蛟造型表现戏珠;最后在《小团圆》音乐声中,举蛟圆场再形成盘龙形态结束。全场动作流畅,表现出黑蛟的凶猛威风刚劲,气势磅礴。

黑蛟龙灯舞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舞蹈,其舞技舞法与其他龙舞有着明显不同,以刚劲、粗犷、气势磅礴的舞蹈风格,表现出一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乌龙过江”精神。青溪黑蛟龙灯舞融客家地区的民间音乐、美术、舞蹈和民间信仰于一体,多在每年春节、元宵期间进行,已经成为当地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近年来,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黑蛟龙灯舞得到了更好的保存与保护,但传承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申报地区或单位:
梅州市大埔县

保护单位:
梅州市大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