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舞(文章湾村簕古龙)

  • 项目编号:
  • 类别:
    非遗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文章湾村簕古龙始于清朝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距今约300多年,是湛江赤坎文章湾村祖传特有的传统舞龙艺术,并特定在农历正月十九的庆元宵天后圣母祭祀活动表演。

文章湾村簕古龙最大的特点是其道具龙制作上独具一格,有别于其他龙舞种类。文章湾村簕古龙的制作用料皆为当地的原生态植物,以本地野生植物簕古的叶和果为主,还有菠萝、柚子皮、橙子、榴莲皮、榕树气根、剑麻叶,扁柏叶等制作而成。其中,“龙头”用竹篾扎成龙头外型,糊上纱纸,贴上约2000片簕古叶,用橙子作龙眼,柚子皮作龙鼻,菠萝皮作龙额,菠萝叶作龙眉,簕古片作龙角,剑麻片作龙舌,榕树气根作龙须,簕古果作龙牙。“龙身”用手工针线把4000多片簕古叶片相隔缝在长幅绿色布条,贴上菠萝皮作龙鳞。“龙尾”用铁线扎成尾鳍框架,再贴上簕古叶。“龙珠”用铁线绕成圆球,贴满菠萝叶,形似菠萝果球,菠萝果球与把柄相接处扎上彩带装饰。操作用的“龙节”用竹篾织成两头封口的猪笼状,中间用竹竿作龙把,高约1.6米,共8节。制成后的簕古龙全长约25米,保存了植物鲜艳的原色色彩,工艺精致,造型美观,活灵活现。

每年正月十三,文章湾村的村民们便会开始制作簕古龙。正月十五前,将制作所需的材料采集完毕,集中在坪场等候加工制作。正月十六开始加工到正月十八完工。正月十九日早上,人们将制作成的簕古龙迎送到天后宫前,由德高望重的首事作请龙仪式,并为龙“点睛开光”。其后,簕古龙开始到村中每家每户门前巡游一遍,村民们皆会在家门口备上香烛、水果、彩礼恭迎簕古龙到来。最后回到天后宫前广场开始表演。

文章湾村簕古龙表演程式一般与传统布龙无甚差异,只是不同的场面采用不同的程式。在传统套路上,加以提升发挥。表演技巧精彩令人称奇,时而腾跃云际,时而戏水逐波,时而盘身昂首,时而缠身穿插,时而盘尾休憩,时而翻滚磨鳞,尽展龙的形态神韵。常用的套路有龙出海、龙翻浪、龙穿云、龙腾飞、龙戏珠、龙欢呼、龙施德、龙奋威等。

文章湾村簕古龙历史悠久,独一无二,取材于天然,被誉为“生态龙”,体现了我国农耕文明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优秀传统,是研究我国龙文化的宝贵资料,具有重要价值。

       近年来,在文化生活多元化的冲击下,文章湾村簕古龙的生存面临困境。特别是文章湾村簕古龙的制作工艺特殊,学习难度大,青年人多不愿学习,而随着老艺人的逐渐老去,这项独特的技艺面临趋于失传的危机,应当引起重视并采取保护措施。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湛江市赤坎区

保护单位:
湛江市赤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