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花舞

  • 项目编号:
  • 类别:
    非遗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锣花舞”属道教法事舞蹈,源于道教法事“奉朝”,由七个程式中的“诸神拜朝、发兵、招兵”展示中的“锣花”演变而成,传入五华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现主要流传于梅州市五华县境内。

当地人们在盖好新房人住、安神、起灶时,习惯要请道士做法事,以此拜请神灵驱除邪魔,祈求平安。道士在做法事过程中,就要表演“锣花舞”。通常在晚上表演,地点一般在祠堂、宫庙或民宅的庭院等处。拜祭时,台后置神桌,挂神牌,摆设供品,点燃香烛,台前置一盆米,谓“支粮”和“火米”,向神灵供奉粮食之意。法师围绕米盆进行表演,周围站满观众,场面十分热闹。

锣花舞有诸神拜朝、发兵、安灶、奏表、招兵差将、更朝(支粮)、送神七个主要程式。展示时一般由二到三人组成,亦称“禅公”“禅婆”和执鼓者。他们身穿画有八卦的道士服装,头带道士帽,手拿高边锣、神扇,旁边放牛角号、法鼓等法事用具,执锣、握槌,舞动锣、槌,通过招、提、转、绕、唱、念、舞、打、吹,构成“锣花”,一边念、一边唱、一边舞。锣花舞的基本动作“朝拜”、“双侧锣”、“八字锣”、“端腿锣”、“转体锣”等,可根据歌词内容灵活变换,随意组合动作。演唱歌词时不舞,每一小节的首拍敲一次锣,唱完一段词后便选做一至两个舞蹈动作,然后接唱下一段歌词,这样唱、舞交错进行,直至把“支粮”、“招兵”歌词唱完为止。

锣花舞唱腔为以客家方言清唱,没有器乐伴奏,但其曲调让人感觉到一种神秘且严肃的境界,当你在现场听到其歌声,必然不会随便高声喧哗,会被其歌声和表演所吸引。

       历史悠久的“锣花舞”,一直得到民间百姓的喜爱,是民间百姓祈求风调雨顺、阖家平安的一种独特方式,也是我省道教舞蹈的“活化石”,对研究道教舞蹈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多元化文化艺术的冲击,近年来“锣花舞”的表演活动已逐步减少,年青一代都不太愿意学习,而传统艺人皆年岁已高,现仅存一位传承人,表演人员青黄不接,出现断层的局面,需要加大力度扶持保护。

申报地区或单位:
梅州市五华县

保护单位:
梅州市五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