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打猴鼓舞》(平塘县)

卡蒲毛南族乡位于平塘县境东部,距县城17公里,海拔高度800米,总面积104.76平方公里。卡蒲毛南族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较为分明,光照资源丰富。

毛南族《打猴鼓舞》主要分布在卡蒲毛南族乡甲坝村的甲翁、上院、下院、麻散、平烟、小寨和场河村。甲坝村有9个村民组,484户,人口2000余人,辖区面积13.98平方公里,距乡政府10公里,距县城15公里。全村人口全是毛南族,是平塘县当地居住历史悠久的土著民族,其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活动发祥较早。清末有十余个演唱班子,近百人从事民间巫术与法事活动。文革时期,《打猴鼓舞》作为“四旧”被禁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毛南族人民生活富裕,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打猴鼓舞》不仅是办丧事时表演,而且发展到节庆和集会时也表演,深受人们的喜爱。

平塘县毛南族本地人自称之为“佯黄”或“扬荒”,1956年成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时为布依族,1983经省、州调查组对佯黄人进行调查识别,1990年7月,贵州省人民政府重新识别佯黄人,后经国务院批准改为毛南族。卡蒲毛南族乡甲坝村人世代居住在卡蒲河沿岸的丘陵河谷地带,这些丘陵荆棘丛生,密林覆盖,土地肥沃,毛南族人有固有刀耕火种的习惯,他们开荒种地,男耕女织,外迁较少,保持着古老的民族习俗,所以《打猴鼓舞》至今还在流传。

《打猴鼓舞》反映巫术礼仪、丧葬驱魔、避邪求吉、敬奉精灵等内容。在深夜冷寂之时,敲起铜鼓,打起皮鼓,伴着鼓点,轮流跳《打猴鼓舞》能活跃灵堂气氛。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乡村封闭,而《打猴鼓舞》又是和巫术祭祀仪式及宗教法事结合起来的,所以得以流传和保存。

在毛南族聚居区,凡老人去世,严格规定要举行“开丧超度”祭祀仪式,否则死者亡魂不能过瑶池进入极乐世界,必找阳间后人闹事作祟,使人畜不旺,五谷不丰,村寨不宁。只有“开丧超度”,才能“祭鬼乞福”。“开丧超度”一般在道场举行,其法事程序包括引丧、赶场、送丧三个部分。《打猴鼓舞》表演主要集中在赶场部分。 赶场(毛南语叫“日给”)也叫做场,是开丧中最隆重的仪式,在引丧后的第二天举行。《打猴鼓舞》的表演分为男子独舞、双人舞和三人舞三种形式,全舞共分三段:猴王出世、猴子敲桩、猴火引路。猴王出世:表现毛南族先人在迁徙途中与暴风雨、与猛兽搏斗的苦难历程,反映了先人们历尽千难万险,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猴子敲桩:展示毛南人在深山中顽强生存的状况,表现了毛南人顽强勇敢、精诚团结,艰苦创业,繁荣壮大的情景。猴火引路:表现了毛南人不忘祖先遗愿,继承先人遗志,踏着先人足迹,奋勇前进的精神。《打猴鼓舞》的表演,往往根据环境和表演者的情绪来安排,可长可短,表演时间一般约10分钟左右。伴奏乐器为打击乐,以铜鼓和皮鼓为主,表演前,先吹牛角,再吹大号,在鼓声中依次表演。主要道具以木凳或竹编椅代表树桩,表演者在地上、凳上跳上跳下,在滚、翻时敲击木棒,在鼓点伴奏下表演,动作幅度大,舞蹈语言丰富,表演幽默,热烈大方,常常吸引众多观众。

毛南族打猴鼓舞是毛南族生产生活的反映,由于生产落后、文化落后,使毛南人对大自然认识不足,存在“万物有灵”的原始思想,认为向神献舞,就能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子孙发达、消灾祛病、纳吉降福。既起到娱神作用,又寄托毛南人渴望美好生活的愿望。在祭祀活动中跳《打猴鼓舞》,肃穆气氛,躬拜虔诚,表示了对神灵祖先的怀念与尊敬。舞蹈在表演情绪上呈现狂、野、粗、灵的特点。体现了生活在崇山峻岭的毛南族人精神风貌,展示了毛南人不畏艰险、顽强生存所具有的粗犷、质朴、憨厚、机智灵活的性格特征。

打猴鼓舞发源于贵州省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甲坝村甲翁组,其历史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间,以家族方式传承。传承过程单一,主要传承人有:石友华、石其义、石明义、石治禹等。

现在从事民间巫文化与法事活动的人大多已经逝世,在世的已年过七旬,无法再跳《打猴鼓舞》。年轻人不愿学跳,因为舞蹈动作难度较大,没有一定的基础难以学会。同时,《打猴鼓舞》表演是与祭祀活动相连,从事祭祀活动收入低,加之由于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挣钱,无时间学。现《打猴鼓舞》面临濒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