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户(运城眉户)

  • 项目编号:
    Ⅳ-99
  • 类别:
    传统戏剧
  • 类型:
    新增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眉户又称“迷胡”、“曲子”、“清曲”,广泛流传于陕西、山西、甘肃、宁夏等地。眉户的起源有两说,一说它源出陕西的眉县、户县,因地而得名;一说它源出陕西的华阴、华县,因曲调悦耳动听而被称为迷人的戏,简称“迷戏”,俗称“迷胡”。
  眉户是在民歌连唱的基础上由地摊说唱逐渐过渡到舞台演出的,它主要有两种表演形式,一种仍保留地摊演唱的曲艺形式,唱本多系折子戏,一唱到底,很少说白;另一种采用舞台演出形式,有白有唱有表演,曲牌的选用比较自由。眉户是特色鲜明的地方戏曲剧种,曲调丰富,流传区域广,在我国戏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运城眉户最初是一种民歌演唱形式,在长期流传过程中逐渐发展为说唱,一些盲人和贫民以四页瓦击节、三弦伴奏,走街串巷打地摊表演或在婚丧喜庆场合演唱助兴,借以谋生。其后这种说唱更进而发展为家戏,由业余演员在舞台上装扮演出。最后出现了职业演出班社,运城眉户由此开始进入成熟阶段。
  运城眉户的唱腔音乐属于曲牌体,有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内容丰富,流传地域较广。其表演在吸收蒲州梆子的水袖、帽翅、靴子、翎子、椅子、帕子等程式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得到当地观众的一致认同。运城眉户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批演出剧目,《卖水》、《烙碗记》、《如意店》、《打经堂》、《三进士》、《张连卖布》等都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在晋南地区,眉户演唱已成为老百姓婚丧喜庆典礼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这一重要的民间戏曲剧种与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民俗学、社会学意义与艺术价值同样重要,值得认真加以研究。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运城市

保护单位:
临猗县眉户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