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长调民歌(苏尼特长调、扎赉特长调、乌珠穆沁长调)

  苏尼特长调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发源于苏尼特部民众日常的生产生活,是植根于人民生产生活土壤的一种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辽阔的草原、秀丽的山川和清澈的泉水赋予了苏尼特长调旋律优美、曲调明快的特点。明朗的、优美的旋律,悦耳的声音是苏尼特长调歌曲与其它长调不同的独特风格。

  苏尼特长调具有自己的部族特点和区域风格。其特点是以歌唱草原、人物、故土等为背景,旋律起伏多变、感情深沉、气势宏伟、歌曲结构庞大。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同样苏尼特长调也被人们称为马背上的歌曲。从苏尼特人常唱的《巴音哈日》《淡黄马》《图德和》等歌曲中来看,苏尼特长调有多种演唱技巧,有颤音,胸、嗓、腭音等多种发音技巧。苏尼特长调民歌的题材十分丰富,其中赞颂美好事物、夸赞骏马的歌曲最多。此外,还有情歌、民俗仪式歌、礼仪歌、宗教歌曲等。

  苏尼特长调是蒙古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古老的扎赉特长调沿着绰尔河和嫩江下游西岸分布,自北向南,形成一条狭长的“长调民歌走廊”。大体可分为宴歌、思乡歌、婚礼歌、情歌、宗教歌和其他类曲目。情歌流行最广、数量最多,构成扎赉特长调的主体。

  扎赉特长调至今依旧保持着群众性、自娱性的特点。民间歌手女性居多,以农牧民为主。

  扎赉特长调有着比较广泛的社会基础。欣逢喜日佳节,无论大事小情,当地蒙古族群众都会用歌唱的形式表达内心情感。村屯套卜、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歌的海洋。

  据初步调查,流传至今的扎赉特长调曲目有200多首。聚居在扎赉特旗“北八乡”的蒙古族民间歌手达近千人,而且有脉络清晰的传承谱系。

  扎赉特长调历史久远,内容丰富,曲调优美,节奏悠长,调式多样,语言纯正。它不但是扎赉特民歌的精华,而且是科尔沁草原古代民歌的瑰宝。它真实、全面地反映了当地蒙古族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具有民俗学、语言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价值。

  乌珠穆沁长调民歌是蒙古族在草原游牧文化传统中产生的独特歌种,主要流传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和东乌珠穆沁旗。

  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文化表达方式,历经数千年而传承不断,并由于复杂的地理条件和部落传承形成了众多风格流派,时至今日依然与蒙古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各个环节息息相关。无固定律动节拍的悠长节奏形式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显著的外在特征,乌珠穆沁民歌又以纷繁复杂、多彩华丽的“诺古拉”“塔希拉嘎”等装饰音技巧闻名于世。在蒙古族各个部落中,长调都承担着不同的民俗功能。乌珠穆沁长调民歌在乌珠穆沁部落的乃日宴会中,以《前世积福》开始,以《圣主成吉思汗》结束等都有着各自严格的民俗约定。乌珠穆沁长调民歌的题材丰富,除了宴歌外,还有训诫歌、情歌、宗教歌以及表现崇敬自然、尊老敬贤的歌曲。乌珠穆沁长调民歌的体裁分为“图林哆”和“育林哆”,体现了乌珠穆沁部落对长调民歌民俗限定和文化定位,代表性曲目有《前世积福》《圣洁的天空》《珍贵的檀香树》《绮丽的光芒》《圣主成吉思汗》等。

申报地区或单位:
苏尼特右旗、扎赉特旗、西乌珠穆沁旗、东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