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柳条编织制作技艺

  • 项目编号:
    NMⅧ-26
  • 类别:
    传统技艺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正蓝旗境内林地面积11.5万亩,生长着乌柳、黄柳、小红柳、旱柳等树种。柳条编织是当地牧民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他们创造了许多独特的编制方法,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柳编文化。

  蒙古族很早就掌握了用柳条编制各类生活用品的技能。据《蒙古秘史》记载,12世纪时,蒙古人已使用柳条搭建简易行帐、庐舍等。草原先民们还用柳条制作弓箭等,用于战争或狩猎。而柳条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就更为广泛了。

  柳条编织技艺有如下方面:1.柳编房屋,分圆形或方形,一般做简易房使用,如仓库、厨房;2.牲畜棚圈,编织荆笆围成畜圈,布局可随意调整。3.劳动工具,编织勒勒车囤围、连篷、筐、阿如嘎(阿娄)、耙子等;4.食具,盘子、坛子等;5.工艺品,有花篮、花瓶等,具有上千种花色品种。

  蒙古族柳编制品编织精巧,花样繁多,编织方法粗细并存,工艺质朴,是蒙古族生产、生活的生动展现,除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还为研究蒙古族民俗风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随着科学的发展,自然、环保的柳条编织品的价值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认识,由此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越来越可观的经济效益。

申报地区或单位:
正蓝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