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四胡音乐

  四胡是最具代表性的蒙古族民间传统乐器。据史书记载,早在成吉思汗时代四胡就已在蒙古草原上流行,清朝末年盛行于科尔沁草原,近现代广为流传,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四胡演奏家。

  四胡由共鸣箱、琴筒、琴杆、弦轴、山口、琴码、琴弓等部件构成。共鸣箱式样一般为圆形、多边形。共鸣箱由整块木料雕空制成,单面蒙皮。蒙皮的材料一般为蟒皮、羊皮、马皮。琴杆用一整块木料制成,一般为紫檀木、黄花梨等,琴杆不设品位,琴码呈桥状,码体较低,琴弦有四根,一般由蚕丝、尼龙丝、金属线制成,下端固定在琴箱下边的琴杆下端,上端固定琴杆。上端有琴轴,琴轴可以旋转,用以调节琴弦松紧,可调出各种音调。

  四胡分为两种,一种是低音四胡,亦称大四胡;一种是高音四胡,亦称小四胡;这两种四胡在形制上基本相同,只是在大小上有区别。低音四胡音色浑厚低沉,适合说书艺人自拉自唱。高音四胡音色明亮高亢,适合独奏和乐队伴奏或与其它乐器合奏。

  四胡的音质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四胡的演奏技巧也别具一格,既有蒙古族民间文化价值,又极具蒙古族乐器的音乐价值,其音质优美,旋律悠扬,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胡音调悠扬、音色悦耳,自元代便有四胡伴奏的蒙古族说唱艺术,其演奏者称胡尔奇。后来大量的科尔沁民歌形成了四胡音乐。

  对于具有马背民族之称的蒙古族而言,四胡绝不亚于他们赖以生存的骏马,也是他们生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借助四胡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同时,也在四胡音乐中陶冶着蒙古民众优雅而宽厚的情操,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据考证,四胡曾是演奏《阿斯尔》等大型宫廷音乐必不可缺的乐器之一,深受蒙古族王公贵族的青睐。同时,四胡从未脱离过好来宝和胡仁·乌力格尔等说唱音乐形式。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四胡深深地植根于广大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当中。在科右中旗,蒙古四胡多用于胡仁·乌力格尔、好来宝、科尔沁民歌的曲调伴奏。老一代杰出的胡尔奇有阿民乌尔图、金宝山、蒯莽(又名青龙)、关其嘎、德宝、孟根高力套、额尔敦珠日合、布仁巴雅尔、希日布、海宝等,他们为蒙古四胡音乐在当地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申报地区或单位:
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右翼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