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九龙峰谭公庙醮会)

  • 项目编号:
  • 类别:
    非遗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九龙峰谭公醮会起于明成化年间,是为纪念当地神祗谭公而举办的祈福仪式,清顺治初年规模达到鼎盛,当地方志中就有关于当时建成醮会石戏台的记载。醮会活动以九龙峰谭公庙为核心,其分布范围包括谭公、下联、鹤楼、大布、田坑、大路背、六德、蕉田、新合、春光、三联、陈塘、碧山、光明等整个“谭公洞”地区。

据记载,九龙峰谭公庙醮会逢巳、酉、丑年举办,属于民间祈福消灾的道场,可归为“太平福醮”,其过程延续一个多月。醮会由地方上选举的主事主持,其人选并不固定,而是按照传统方法在谭公神象面前跌诰而定。一般是在下届醮会的前一年,由祖庙管委会召集“谭公洞”各村民委员会领导、上届醮会主事、副主事及谭公洞有名望的外出人士开会商讨,民主推荐,再由各村各姓派代表抽签,经过“两轮抽签、两轮跌诰、以诰为准”的程序,确定下届醮会主事由哪姓人担任。然后再由诰定姓氏推出主事人选。副主事可设若干名,由主事提名,管委会参议而定。

自开醮前一个月,醮官(主事、副主事)在谭公神像前集中宣誓就职,向仙圣表忠心、表决心,保证不贪不占,全心全意为醮会服务,自此开始斋戒一月,是为“起醮福”;至开醮前一天,七戒三斋,法师引领醮官九叩三拜,谢土出煞,举行洒净禁坛科仪,洁净坛场。醮科程序为七天,包括首日的开光请神科仪、次日的分灯科仪、三日的宿启道场与行朝天科仪、四日的行三官科仪、五日的行礼斗科仪、六日的诵朝天谢罪玉皇宝忏与九幽拔罪忏、七日的行灵宝祝香科仪、行普渡科仪和行普施科仪等共11个程式。第八天散醮后,将谭公神像请回祖庙,醮官职事大摆宴席开荤。此外,据考证谭公醮会历来有在石戏台演戏的传统,戏种多为正字、白字、湘剧、粤剧等。

九龙峰谭公庙醮会是当地民间组织的一项信仰活动,具有民办、民助、民议、民管的特征,醮会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约束力,对于当地群众增强团结、和睦相处、发扬互爱互助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加之过去对民间信仰活动的大肆抵制,传统民间信仰观念已经逐渐淡化,醮会程序、礼仪等的传承大多后继乏人,特别是九龙峰谭公庙醮会期间“禁荤”的习俗现在大多无法遵行,而给主事(总理)发牌及“奉榜”程序也已经失传。九龙峰谭公庙醮会面临濒危的困境,亟待加以抢救保护。

申报地区或单位:
惠州市惠东县

保护单位:
惠州市惠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