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头千张制作技艺

庙头千张制作技艺,第一批宿迁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千张,是用黄豆加工而成。沭阳县庙头千张以薄、柔韧、香而著称,每500克8—10张。揭一张放到报纸上,可以看到下面的字,庙头的千张富有弹性,拉长后可回缩,口感极好。千张的口感质量绝佳,与每道纯手工的工艺流程是分不开的,首先从原料开始,选用东北大豆,深井水浸泡,就象泡茶一样,时间长短也有关系,磨浆、上锅烧煮、使卤,然后进入曹氏千张独特的一道工序捣浆,用竹梢枝扎成的剧把,由一人刻不停不停均匀捣浆,一人泼浆,专人捣浆,泼浇更是叫绝,每张千张两勺,厚薄一致,试想在长方形的榨箱里的四角处,是如何泼浇一致的难度可想而知,进行榨干,慢慢加压待水榨出98%左右,即可拆箱取出成品,这样口感细腻、滑爽、有筋喷香的千张就诞生了。
庙头千张历史悠久,清代大诗袁极在有关文章中提到“沭邑西”豆腐与千张,他在《随园食谱》中主张使用山珍海味给沭邑千张作佐料,乾隆年间,袁枚主举沭邑时,沭邑西的千张声誉渐隆,光宣年间,沭城西北的庙头镇就有制作千张的高手,民国15年前后,沭邑第四市(民国区划)千张高手的姓名逐渐为市民熟知,其中庙头冷庄的曹长林(1881-1966)相当知名,国民县政府大门西仙的“醉仙居”“三贤居”以及“第一村”等饭店,常常派人到庙头采购曹家千张,那时的千张制作主要是采用石磨人推、驴拉、大锅煮浆、木榨脱水的传统方式。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

保护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