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绺巾舞

苗族绺巾舞  保护单位: 花垣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主管部门: 花垣县文化局  苗族绺巾舞起源于远古时代,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发展成为现在的苗族舞蹈之一,有其自身的内容和特点。  在使用的道具上,她是以苗族巫师做法事时用的师刀和绺巾(又称绺旗)为道具,在铜锣、鼓、大钹、唢呐等伴奏下起舞,表演者身着红、黑、青、白、花五色巫师袍服,头戴巫冠,一手持师刀,一手握绺巾,随着锣、鼓、钹、唢呐音乐节奏舞之,她是巫师做法事时跳的一种舞蹈。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苗族民间艺术家石成业加工改编提高,成为群体性的民族舞蹈。  绺巾舞具有娱乐性和健身性。由于参与者不受人数限制,表演者可以一人两人,也可以百人千人排成长队一起跳,随着音乐节奏或进或退、左旋右旋、屈腿直步、躬身举手、转身舞动。每完成一轮上述动作,舞动师刀绺巾一次,动作协调优美,庄重肃穆、古风浓郁,表演者既能娱乐,也能使全身得到锻炼,有益于身心健康。  绺巾舞具有群众性。她是苗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为苗族文化艺术增添了光辉的一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鲜艳奇葩。    苗族绺巾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