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采茶戏

  • 项目编号:
    2-Ⅳ-4
  • 类别:
    传统戏剧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宁都采茶戏,最初称“灯子戏”;接着称“三角班”;进而称“半班”、“半整杂”;解放初称“宁都地方戏”;1955年遵照江西省文化局统一规范称“宁都采茶戏”。是一种从音乐、表演、语言、剧目、到相关习俗,都有其独特性的戏剧样式,1955年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全国335个独立的剧种之一。

宁都采茶戏,孕育于清乾隆中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传承表演活动以解放后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为最强盛。“文革”时曾停止传统剧目的演出活动,八十年代得以恢复。现有“宁都采茶歌舞团”,和各乡镇近20多个农村业余剧团在进行演出活动,其传统剧目有近200个。移植剧目近百个,创作现代剧目上百个。其演出范围除宁都本县,还包括宁都县周边县市及广东、福建的许多客家聚居地区

历史渊源

清乾隆中期(1765年前后),宁都县西边邻县兴国,有个村庄名叫龙公山。村里有一位打砻为业的凌官保,从小爱唱山歌小曲,他每到一处,经常利用工余时间在群众中放声歌唱,深受群众欢迎。数年后,他利用一面小锣做乐器,编起顺口溜,走家串户贺新春,实际这已进入曲艺形式之一的“春锣”阶段,可称宁都采茶戏的孕育期。

20多岁的凌官保到宁都县的赖村、青塘等处打砻,因唱小曲耍春锣出了名,便在赖村招老婆成家。不久,他雇请纸扎匠做了一盏茶篮灯,请村里的吹鼓手伴奏,搬起了茶篮灯,群众称“灯子戏”。时在1770年前后。今赖村、青塘以及于都县葛坳、汾坑等乡镇的老艺人对演宁都采茶戏仍称“搬灯子”。凌官保搬灯子出了名,四方来学的人很多。今宁都、于都、兴国、瑞金、石城等县搬演茶灯之风仍然很盛。

茶灯唱开了,凌官保在赖村收了两个徒弟,请了几个乐手,从开始一旦搬灯,进而为一旦一生配合搬灯,载歌载舞,有了简单的表演身段。不久,又发展了插科打诨的小丑行当。于是从田边屋场,走家串户而走上舞台。除耍春锣、搬灯子外,又能演出一些有故事情节、有人物性格的小戏,多为裙子戏和笼子戏。所谓裙子戏,是因表演农民、工匠、小商贩等人物的小生或小丑,其腰间系一条白布围裙,故称“裙子戏”。笼子戏是指挑杂货笼上场表演小商贩的戏。因为这一阶段规模小,只有小旦、小生、小丑三种角色,故称“三角班”。又因从茶灯演变而来,故又称“采茶戏”。时在清乾隆中期至嘉庆初期(约1771—1802年)。

从历代传承得知,始祖凌官保;二世祖萧兴茹、萧兴葛;四世祖刘礼河;五世祖刘礼奉等都非常聪明,都是多才多艺的人。他们自编了很多唱本(剧本)和曲调(多以戏定调)。又从县内流行的祁剧(湖南祁阳戏),东河、宜黄戏中移植了许多剧目和曲牌,还吸收了许多表演程式。到清嘉庆八年(1803年)起,能演一些故事性完整而人物较少的大、中型戏,随之发展了较多的行当。如本戏《洗澡哭城》中出现了净行扮演的赵高和马世连;本戏《落马桥》中有老生扮演的杜伯高,采旦扮演的王氏,小丑扮演的王三龙,花旦扮演的银锭和娃娃生扮演的金哥等。行当增加了,组织规模扩大了,演员从三角增加到七角以上。艺人们有句行话,叫“七紧八松九逍遥”,指的是演员与工作量的关系。这比三角班是进了一大步,但还没达到大班的规模,因而称之为“半班”。又因发展到“半整杂”阶段,再回到“半班”规模,故用“前半班”与“后半班”以区别。

光绪初年(约1876年前后),从湖南省来的一个祁阳戏班,在封建统治者的摧残下,于宁都邻县永丰的滕田解散了。其中部分艺人为了糊口,走来与宁都半班艺人合作,同台演出。演出的剧目有民间故事戏和宫廷戏,也演些生活小戏。两类剧目各演半场。有时互相串演,多演折子戏,各按本剧种的路子演出。大简(俗称“勾筒”,即粗糙的二胡,是半班的主弦乐器)、小筒(类似京胡,是祁剧的主弦乐器)同台使用。半班艺人尊称祁剧为“整戏”,对半班则谦称“杂戏”,故称“半整杂”。唱开之后,许多祁剧艺人跳槽与宁都半班艺人合作演出。这一阶段发展到20多个半整杂戏班,可谓宁都采茶戏的黄金时代,历时30余年。

到民国初年(1913年前后),“半整杂”班社的祁居艺人死的死,走的走;半班艺人吴老泊、添秀子、童生子等去世后,祁剧剧目无法演出,仍回到半班的规模。1984年邓文钦撰写《宁都采茶戏源流考》的时候,他以四句含蓄的自豪话,对宁都半班进行评估,他说:“师公传我唱采茶,半副家当走天涯。若问箱底多少货,只有三个一百八”。这三个一百八,指的是有180年的历史(1803—1983年),有180个剧目,有180种曲调(见《宁都县志通讯》1983年第一期)。若从1765年凌官保耍春锣算起,到2006年已有240余年历史。

1962年春,宁都县采茶剧团添置了五蟒四靠,全套刀枪把子,俨然大班规模,又上演了文武并重的《白蛇传》。于是邓文钦在他导演的《白蛇传》演出后的总结会上,对宁都采茶戏演出功能的评估,认为已达到“八能”,即:“能歌能舞、能文能武、能大能小、能今能古”。

主要内容代表剧目

传统剧目《采桑》、《金钗记》、《过界岭》、《反界岭》、《毛朋记》、《对金钱》、《青龙山》、《丝棉记》、《清风亭》、《孟日红》、《南山耕田》、《洛阳桥》、《闹凉亭》、《卖草墩》、《王婆买鸡》、《盘广货》、《送宝》、《双采茶》、《送郎卖茶》、《拜新年》、《寻夫》、《卖花线》、《财神送子》、《十带反情》、《十绣》、《十匹柳》、《等郎歌》、《照灯歌》、《五更陪郎》、《摘茶歌》、《单采茶》、《双采茶》、《湘子戏妻》、《湘子度妻》、《湘子卖药》、《下南京》、《下四川》、《四郎服药》、《牡丹对药》、《锄棉草》、《王氏劝夫》、《李氏劝夫》(又称《劝夫归正》)、《安安送米》、《种麦》、《大打卦》、《大补缸》、《落马桥》、《文友借衣》、《三娘教子》、《卖新路杂货》、《卖飘洋杂货》、《卖江西杂货》、《卖广东杂货》、《补碗》、《王沙卖肉》、《龚师傅裁衣》、《打皮桩子》(即《补皮鞋》)、《盘江卖茶》、《坐楼杀媳》、《姚伯招亲》、《才郎别店》、《瞎子捉姦》、《陈伯搜姦》、《刘海砍樵》、《九连杯》、《打笮兜》、《盘抖米》、《看四洋镜》、《接姨娘》、《接姐姐》、《亲家邀会》、《洗澡哭城》(又名《孟姜女》)、《瞧相》、《补背褡》、《送表妹》、《卖樱桃》、《磨镜》、《拧牛子》、《蓝桥会》、《磨豆腐》、《卖豆腐》、《窖(埋)红绫》、《草桥结拜》、《送友》、《访友》、《哭灵》、《拜墓》、《扇子花鼓》、《卖绵纱》、《阴阳扇》、《长工碓米》、《磨房产子》、《表天下图》、《财神送子》、《孟氏割肉》、《桃妹逼嫁》、《海洲过关》、《杀四门》、《游龙戏凤》、《乌金记》、《双当布》、《单当裙》、《龙妹子吵嫁》、《唐二戏妻》、《补缸》、《罗瞎子闹凉亭》、《罗瞎子闹店》、《卖油》、《捡菌子》、《十转来》、《大小争风》、《攀笋》、《晒花鞋》、《洋十打》、《卖花记》、《卖水记》、《晒花鞋》、《搜干妹》、《四两灯草》、《杨戬打刀》、《长亭斗火》、《小卖酒》、《九连杯》、《小放牛》、《花园会》、《花田错》、《四郎服药》、《财神送子》、《接兄》、《蠢子邀会》、《寻夫》、《晒花鞋》。

移植剧目《花井冤仇》、《宜兄宜弟》、《葛麻》、《嵩口司》、《桃花装疯》、《借女冲喜》、《小姑贤》、《秦香莲》、《珍珠塔》、《十五贯》、《白蛇传》、《陈州粜米》、《追鱼》、《三女抢板》、《陈姑赶船》、《闹金殿》、《借伞》、《柜中缘》、《杨三笑》、《钓》、《哨妹子》、《牛郎织女》、《三不愿意》、《茶瓶记》、《夫妻观灯》、《马兰花》、《画皮》、《团园之后》、《挑女婿》、《拜月记》、《天仙配》、《刘三姐》、《拉郎配》、《桃花仙子》、《墙头记》、《三女抢板》、《双凤冤》、《红楼梦》、《翠鸟衣》、《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女驸马》、《荷珠记》、《赶花轿》、《罗帕宝》、《逼婚记》、《借妻》、《奇冤记》、《隔河看亲》、《状元与乞丐》、《皇亲国戚》、《桃李梅》、《龙凤锁》、《断臂姻缘》、《不能走那条路》、《亮眼哥》、《红灯记》、《杜鹃山》、《沙家浜》、《小二黑结婚》、《幸福》、《党的女儿》、《刘介梅》、《姑娘心里不平静》、《红松林》、《深山野火》、《三代》、《青春之歌》、《槐树庄》、《夺印》、《白毛女》、《迎女婿》、《红管家》、《三丑会》、《两个女红军》、《打铜锣》、《朝阳沟》、《春风万里》、《焦裕禄》、《智取威虎山》。

创作、改编剧目《銮刀记》、《烟刀记》、《一幅僮锦》、《张三当布》、《送草鞋》、《一条心》、《造福万代》、《家庭夜战队》、《寿诞记》、《秧麦》、《模范少队》、《接班》、《风暴席卷古城》、《道路》、《翠微峰下》、《山村货郎》、《鹧鸪战歌》、《红标杆》、《上工地》、《班长开了窍》、《选举之前》、《打菩萨》、《管山人》、《宁都起义》、《皎皎中秋月》、《深宫恨》、《兰矿装巧点鸳鸯谱》、《牛宝的婚事》、《降龙伏虎》、《骗中骗》、《花王相亲》、《卖水记》、《卖花记》、《乌里记》、《翠花记》、《王鼠闹东京》、《四姐下凡》、《三层楼》、《坊牌记》。

著名演员

宁都采茶戏历代较有影响的艺人,有于都的刘礼和、刘礼凤、江发家、王昌福、刘凤朱;宁都的谢满秀子、童生子、柴梗子(邓振福)、砻勾咀(吴家珍)、曾开禄;永丰的海青、吴老泊、金裁缝(罗家林)等。当代有丁秀英、张台兴、曾仕槐、刘凤泉等。

声腔特征

宁都客家采茶戏曲调共100余个。小戏以戏名为调名,男女同曲异腔。半班后,发展了导板、散板、诉板、快板、哭板等板式。常用的基本唱腔有:“川调”,以宫调式为主,主奏乐器勾筒(二胡)定弦2—6,是音乐的主要部分。其中有川调导板、原板、反川调、快川调、川调哭板等板式。“青龙山调”,分上调和下调两种,徵调式,勾筒定弦为5—2,有原板、诉板、哭板和散板等。“毛洪记调”,为宫调式,主奏乐器定弦为1—5,有原板、诉板等形式。还有民歌小调,主奏乐器定为6—3,曲调较轻松活泼,幽默诙谐





申报地区或单位:
赣州市宁都县

保护单位:
赣州市宁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