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鹤峰傩戏)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戏曲因素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起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的艺术因素,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清代康熙年间,傩戏在湘西出现,随即由沅水进入长江,迅速传播开来,与各地的民间艺术相融汇,形成多种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像湖南、湖北(主要流行于鹤峰和恩施地区)的傩堂戏就是吸收花鼓戏表演技巧而形成的。
  湖北省鹤峰县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傩戏出现在明代天启年间,容美土司田信夫在《澧阳口号》中写出了当时傩戏在鹤峰盛行的情景:“山鬼参差迭歌里,家家罗帮载身魔。夜深响彻呜呜号,争说邻家唱大傩。”
  鹤峰傩戏班称“坛”,班主则称“掌坛师”,一个傩坛8人至10人不等。新中国成立前鹤峰约有25个傩坛,分布在走马、白果、锁坪、南北、阳河、铁炉、马家、五里、桃山、六峰、清湖、下坪、北佳、中营、邬阳等乡镇。目前燕子乡的清湖村、铁炉乡的江口村还有两支完整的傩坛队伍常年演出傩戏,入坛者中不乏当地青年。除此两处以外,其他地方亦有零散的傩戏艺人在活动。鹤峰傩戏有一套完整的祭仪,由“发功曹”、“白旗扫台”、“请神”、“修造”、“开山”、“打路”、“扎寨”、“迎神”、“窖茶”、“开洞”、“戏猪”、“出土地”、“点猖”、“发猖”、“报卦”、“收兵”、“扫台”、“邀罡”、“祭将”、“操兵”、“立标”、“勾愿”、“撤寨”、“送神”等表演环节构成,号称“二十四戏”,亦称“二十四堂法事”。简化的祭仪也仍有“发功曹”、“白旗扫台”、“扎寨”、“迎神”、“开山”、“出土地”、“祭将”、“立标勾愿”八个环节,称为“正八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鹤峰县

保护单位:
鹤峰县文化馆(鹤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