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王大歌

  湖南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三:

盘王大歌

  保护单位: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文化馆

  主管部门: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文化局

  瑶族传为盘王的后裔。为纪念盘王,瑶族人民每年举行“盘王节”(又称“盘古王节”,时间不定,有的在农历七月,有的在农历十月)。据说,瑶族在迁徙途中渡海时,遇到狂风大浪,向盘王祈祷,许上“歌堂良愿”,得以平安脱险,后来便不定期地“还盘王愿”。过“盘王节”与“还盘王愿”,都要由道师唱《盘王大歌》。《盘王大歌》又称《盘王大歌书》、《流乐书下卷》,约八千行。很早就有抄本,现在发现的最早的抄本是清乾隆年间的,但主要流传于口头上。有三十六段、二十四段与十二段三种版本,后两种版本是前一种版本的摘选本。三十六段本包括三十六歌、七曲,内容有神话、传说、族史与生产、生活、风俗、宗教等,号称瑶族的“懂宗收”――百科全书。

  《盘王大歌》以奇丽的想象和巧妙的艺术手法,叙述了人类、民族、天地万物的形成和发展,叙述了人类始祖创世的艰辛历程。同时,鲜明地塑造了伏羲、刘王、盘王、唐王、竹王、暖王、鲁班、刘三、李广等人的形象,深刻地讴歌了为民造福、敢于斗争的英雄人物和劳动人民,热情地歌颂了善与美,无情地评击了鱼肉人民的统治者和盘剥人民的奸狡豪富之徒,对那些游手好闲、好逸恶劳者也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鞭挞。《盘王大歌》采用了独特的比兴手法,用世代垂炼的民族语言,通过奇丽的想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揭示了生活的本质和内在感情,用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浪漫手法塑造了具有仙幻魅力的艺术形象。歌唱时用本民族的传统唱腔,男女对唱,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生活气息十分浓厚,民族特点鲜明突出。《盘王大歌》是瑶族历史文化的浓缩和反映,是研究瑶族文化的活化石,对增强民族归属感,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构筑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瑶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有非常重的意义。

  《盘王大歌》从产生到现在的规模,就是不断地把人们在“还盘王愿”时所唱的各种歌谣收入集子,形成了现在的歌体多样、内容繁杂的《盘王大歌》手抄本。

  盘王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