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

  • 项目编号:
    1-IX-4
  • 类别:
    民俗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鄱阳县位于鄱阳湖东北岸,湖岸线长100多公里,有16个乡镇地处鄱阳湖滨,湖区人口达50万,鄱阳湖水域居鄱阳管辖的为3万多公顷。

    千百年来,鄱阳人民浴湖而居,滨湖而生,入湖而作,饭稻羹鱼。湖区人民不但沿习了自古以来的传统捕捞习俗,而且随着生产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不断加以改造发展。同时,根据季节、水性、地域,总结出颇具针对性的渔业生产习俗以及由此引发的一整套具有浓郁的鄱阳地域特色的渔歌、渔谚、渔鼓、民间传说等渔耕文化。  

归纳鄱阳及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据不完全统计,有百种之多。分别隶属网、钩、箔筌、杂特四大类。此外,还有栈湖、开港等鱼事活动;渔歌、渔鼓、渔谚、渔舞、宗教习俗等渔耕文化活动。这些千姿百态的渔业生产习俗,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究其特点,多是家族式传承,地区性沿袭和传播,尤以地区突出。如鄱阳县的管驿前渔村、文龙湾邓家、乐亭王家等都有代代相传并载入族谱的渔具和渔俗。这些闪着智慧之光的渔俗是鄱阳人民从大自然中总结出来并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它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走过了三千多年,它是湖区人民在这大湖之上写下的一部厚重的文化。

   历史渊源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始设番(阳),西汉称番阳,东汉改名为鄱阳县。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分豫章郡鄱阳郡。据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称,鄱阳湖得名湖阳,鄱阳湖古称彭蠡泽,南北朝时由长江彭泽南侵入江西境,隋唐时因水涨至鄱阳县城,遂名(一说得名鄱阳山)。  

     鄱阳古为楚地,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说:鄱阳地广人稀,饭稻羹鱼,自古有渔猎俗习。1988年,江西省文物考古队在鄱阳双港镇乐亭村西王家嘴考古发掘中,有新石器时代晚期文物石器--网坠。唐大历年间寓鄱阳诗人卢纶曾描写鄱阳说:渔村绕水田,澹浦隔晴烟。早在唐代,鄱阳就有精于渔俗的渔者。清·唐熙《鄱阳县志·柳翁传》记载:唐末哀帝李柷天祐年间,有渔者柳翁,人常乘小舟钓鄱江中,凡水族之内与山川深远者,无不周知鄱阳渔者。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盛赞鄱阳人捕鱼说:楚章能捕鱼,乃在水边居。手取眼不顾,情知獭未知。北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进士都颉《鄱阳七淡》称:水草蔬果之衍,鱼鳖禽畜之富”“滨湖蒲(捕)鱼之利。明时,又有描写捕鱼盛况的诗说:三月雨多风满天,湖中水多难合船,大鱼跳浪如白雪渔人湖上阵鱼丽,结队连舟十里围。击楫呜榔如战鼓,烟暮雨笠是征衣。水帘钻破金鳞窜,浪锦翻开玉鬣飞。网撒网收循序进,回来较胜猎禽归。捕捞生产一直是鄱阳渔民的一件盛事,渔业生产习俗也随之不断发展。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从事渔业生产的人不断增多。

    相关民俗活动

    栈湖 又称拦湖堑,古代称鱼梁,用竹箔编成屏障,置于内湖出口处,阻拦鱼进入大湖大港。竹箔中央装箔溜和籇网,使鱼进入后束手就捕。栈湖视退水情况而定,最理想的季节是农历七月,次为八月,所以有七堑金、八暂银、九月十月堑鱼鳞的说法。 

开港 为养鱼待捕的保护性捕捞方法,始于明末清初,每到秋季(中秋前后)选择水深、穴多,辟北风且宜于鱼冬栖的河港,予以封禁。禁渔期订有乡规民约,有严格限制措施。开禁期则在冬天--小寒之间择定日期,集中数百、上千的渔船,施以各种渔具,拉网式进行围捕。每年开港约20天左右,为鄱阳湖渔民一大重要盛事。建国后开港由政府组织,并安排放电影、演饶河戏、送日用品等举措,以保障渔民在此期间的生活用品供应和精神文化需求。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上饶市鄱阳县

保护单位:
上饶市鄱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