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开港习俗

  • 项目编号:
    5-Ⅹ-8
  • 类别:
    民俗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自古以来,生活在湖边的余干渔民,在与湖同呼吸、共命运的岁月里,创造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物质文明,还在渔俗文化方面匠心独具,是环鄱阳湖地区渔俗文化的代表。“开港”传统习俗从明朝形成,也被民众称为“开渔”,一直延续500多年,中间经历了明清、民国、解放初期、现代等几个时期的沿革,开港从民间大姓垄断变成了政府统一管理,部分程序被保留,也有很多习俗在岁月的变迁中丧失。

渔樵文化是鄱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余干鄱阳湖开港习俗又是渔樵文化里比较有特色的一项,为渔樵文化甚至整个鄱湖文化的完整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基于我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对发展鄱阳湖生态旅游业的重视,鄱阳湖开港习俗(以鄱阳湖开渔节为主要活动形式),作为一种有开发价值和潜力的文化产业项目,它的抢救、挖掘、传承和保护,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丰富的经济价值。

历史渊源

一、明朝起始:“秋高水初落,鳞介满沙脊。浩如太仓粟,宁复数以粒。纷纷渔舟子,疑若俯可拾。横湖沉密网,脱漏百无十”(见北宋杨时《鄱阳湖观打鱼》),由于鄱阳湖长期处于这种“脱漏百无十”的无节制捕捞状态,鱼类资源骤减。为了保护母亲湖,至少从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年)起,鄱阳湖地区便有了“禁渔”与“开港”的制度和惯例。

二、清朝及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前,下泗潭一直为余干当地的大姓之人所霸占。开港时,渔民均须向他们办理入港捕捞手续,交纳鱼税,名为“管理费”。

三、解放初期:解放后,在省属机关领导下,大湖管理部门负责主持开港程序。每年提前召集各河网业宣布开港日期,郑重其事。先期到达的渔船离禁港停泊,万船云集,分别坐段,进入指定阵地,虽船多人众,但纪律严肃。

四、80年代:1965年以后,各河湖港未禁,特别是1983年后,阵子网之勃兴,传入鄱阳湖,上级屡禁不止,1988年普及民间,加之河床变迁,水法不全,习惯法受到冲击,百网由盛而衰而绝,阵子网、电网起而代之。

基本内容

1、祭湖神

2、开港程序

3、捕鱼秩序

4、规则制度

5、禁港仪式

相关民俗活动

禁港仪式:每年8月开始禁港,禁港要插封标,放鞭炮。有的还请酒,请附近的头面人物,请他们支持。禁港时,在禁港河段打上木桩、系上红布,以示“封港”。渔船则一律停进避风港湾或拖上岸,在港湾出口处打上木桩,用铁链拴牢,然后打爆竹,并在木桩上系上红布,此谓“系红门桩”,待开港时再“解红门桩”。

祭祀:①放鞭炮迎接开港大旗;

②在司仪主持下祭拜湖神;

③放铳,解红门桩;





申报地区或单位:
余干县

保护单位:
余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