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渔鼓

  • 项目编号:
    2-Ⅴ-5
  • 类别:
    曲艺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说唱形态。鄱阳渔鼓的说唱形态分坐唱和走唱两种。“二下响”渔鼓为“坐唱”形式;“三下响”渔鼓,因其保留了旧时沿门乞讨的形态,所以既可“走唱”也可“坐唱”。 无论坐唱与走唱,都不受时间与场地的限制,说唱时主要靠面部和眼神的表情,说表时可用右手适当比划,以表达人物的感情和内容的需要。新编渔鼓则对传统表现形态有所突破,加上了乐队伴奏,说唱者由一人增至数人,可载歌载舞,渔鼓筒由乐器转变成道具。

说唱道具。鄱阳渔鼓的道具主要有:渔鼓筒、简板和小钹。

操作姿式及演奏技巧:说唱者左臂抱渔鼓筒,鼓面朝下,手心握简板击奏;右手四个指头并击鼓面。拍击技巧有点击、轻击、重击、连击等。简板专为击节之用,可单击,也可与渔鼓同击,还可摇击。摇击是简板的特殊演奏技巧,即在放韵拖腔或喧染气氛时用之。摇击时,握板姿式或由平握改为竖握,即左手提高,板的两头为上下方向,将简板连速摇击,使简板的两端连速轮换发出一连串“咯咯……”之声,相当于戏曲中的“司边”,以达到哄托气氛,喧染环境的作用

历史渊源

渔鼓,鄱阳人习称道情。道情的来由与道教文化有一定的关系,据有关记载,道情渊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唐朝奉老子为始祖,大倡道教,道曲大盛,在此基础上,一种面向民间的道教讲唱方式--道情便应运而生。道情原为道士依照道曲曲牌填词说唱的艺术形式。道情流入民间后,其演唱内容、演唱风格不断变化、丰富,那种道教宣传的色彩不断淡化,并逐渐被世俗内容所取代。南宋时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为伴奏乐器,因此,道情也叫“渔鼓”。

鄱阳渔鼓有“二下响”和“三下响”两个分派。“二下响”渔鼓是在明末外地传入的道情基础上,经鄱阳艺人,主要是经徐天福、周天润等人的改造发展而成,因乐器只用渔鼓、简板,击奏时发“咯、嘣”二响得名。“二下响”派融渔鼓、渔歌、民歌小调为一体,形成了成套的板式和独具水乡特色的音乐风格,此派主要流传鄱阳南部和乐平、万年一带。

鄱阳渔鼓“三下响”派大致形成于清道光年间,系湖北黄梅调演变而成。当时,湖北黄梅艺人帅德化(因他不论什么都会唱,诨名“帅不论”)来鄱阳逃水患卖艺,将“三下响”渔鼓传入鄱阳,因其在渔鼓、简板之外,加入了一面小钹,奏时发出“咯叮咚”三响而得名。后经鄱阳金盘岭乡钟家村钟日根等艺人的传承和改造,逐渐演变成为具有鄱阳地方风格的支派。“三下响”曲调与三角班曲调板式基本相似,主要流行于鄱阳山区和都昌、浮梁一带。

清末民国初,鄱阳渔鼓活动频繁,尤以抗战时最盛。当时活跃在鄱阳县城的“小鸭子”、“闵桂妹”、“月月红”、“汪三禾”、“陶细妹”等民间曲艺演唱队伍计有十多个。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鄱阳渔鼓,组织了专业人员对其传统曲目进行挖掘记录、整理改编,并创作了不少以舞台表演说唱的新曲目,并多次获奖

演出书(剧)目

长篇唱本主要有《珍珠塔》、《麒麟豹》、《乌金记》、《攀弓带》、《毛红退亲》、《渔网会母》、《蔡鸣凤辞店》、《赶子图》等;短篇唱本有《攀笋》、《余老四拜年》等。民间小调有《秋江》、《放风筝》等。值得一提的是,鄱阳渔鼓拥有不少取材当地真实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唱本。如《谋郎记》、《二观音》、《荐福碑》和《江猪与白鳍》等。建国后有反映现实生活的曲目主要有:《助人为乐的张贤兰》、《拾金不昧的江祖龙》、《段谟阳上北京》、《十大政策好》、《中秋月夜话当归》、《渔家新风》、《莲子情》等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上饶市鄱阳县

保护单位:
上饶市鄱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