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舞蹈“搓蹉”

“搓蹉”为普米族语,“搓”意为(这种)舞,“蹉”意为跳,即“跳(这种)舞”之意。舞时,以四弦琴伴奏,领舞者拍击羊皮,起到击鼓伴奏的效果,因此又称“羊皮舞”。此外,还有“四弦舞”、“普米锅庄”之称。主要流传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通甸、河西、啦井、金顶、石登等普米族聚居村寨,是普米族在喜庆节日和平日欢聚时最喜爱跳的民间自娱性舞蹈。

“搓蹉”起源历史无文字可考,民间传说在一次战争中,普米族先民在夜间燃起篝火,通宵达旦跳“搓蹉”舞,令敌人误以为他们人马无数,最终智退敌人。传统的“搓蹉”舞据老艺人说,原有72调,即72套舞步的变化,现保留下来的只有“团聚舞”、“碗筷舞”、“相近舞”、“鞋底相碰舞”、“臂部相撞舞”、“结尾舞”等12套。“搓蹉”队形较丰富,有单圈、双圈,对跳、开门、二龙吐水、满天星等。舞时,众舞者拉手围圈,面对圈中篝火,边舞边唱。一人弹四弦琴,一人执筷子、竹板、木碗或拍羊皮,对舞伴奏。变动作前先变曲调,舞蹈随领舞者的曲调变换而变换。舞蹈热烈奔放,风格独特。“搓蹉”每年都要跳几十次,在兰坪县流传广泛,主要以师传、家传为主,普米族儿童一般从三四岁起即随大人一起跳。

    “搓蹉” 舞保留了古代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特点,舞蹈套名繁多,队形、舞步变化丰富,有张有弛。它是普米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流传面广,多用于各种自娱、喜庆健身活动,不受参与人数的限制,少则几十人参与,多可上万人齐跳,表达民族团结和欢乐的情绪,有一定的艺术性。20世纪80年代起,由文艺工作者整理改编的“搓蹉”开始在国内外演出,多次获得省、国家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