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年

 
羌年,羌语“日美吉”,意为吉祥欢庆的日子,即秋后答谢天神赐予的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实际上是一种春祷秋酬的农事祭祀活动,也是羌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的龙溪、克枯、雁门、绵篪等地于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都要举行这种习俗活动。岷江上游聚居的羌人由“逐水草而居”,到“依山居之,垒石为室”,由游牧过度到农耕民族,按照古羌人太阳十月历和羌族“释比”的铁板算(即古夏历算法),即推出农历十月初一为羌年,并以这一天作为本民族的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此节相传在远古时期即已形成,后逐步传承演变流传至今,其礼仪庄严肃穆,祭祀排场尤为讲究,故称为“十月初一还天愿”。大型活动有感恩,祈福和吉庆的程序,具有古羌民族浓郁的原始、古朴文化气息。
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该项目已进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文化体育局

保护单位: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