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舞

  • 项目编号:
  • 类别:
    非遗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在中山市沿海的沙田水乡,以黄圃镇为代表并分布于三角、南朗等镇乡的麒麟舞,据史料记载于明末清初已开始传入。后在珠江三角洲一带传授洪家拳、蔡家拳、莫家腿的习武之风影响推动下,更为盛行。

黄圃麒麟舞以麒麟的采青过程为主要套路,包括了含青、吐青、洗面、伸腰、擦身、取青、行礼、谢礼、叩首等舞蹈环节。其基本舞步有虚步、鹤立步、丁字步、弓步、麒麟步、托举等,用以表现麒麟的各种神态。

黄圃麒麟舞表演具有浓厚的水乡特色。如不但在街头、巷尾,还在渡口、埗头以至停泊河边的渔船、艇只上表演;伴奏也以广东音乐为主,并由流传于珠三角地区的八音锣鼓班进行。而最大特色则是“桅杆青”和“平地青”两种采青的形式、技巧、动作设计,“桅杆青”是把“青”高挂在渔船里摇摆不定的桅杆上,舞者须有良好训练、不怕危险、动作敏捷、技巧娴熟才能采到,被视为是麒麟舞中难度最高动作;“平地青”又分蟹青、蛇青、蜈蚣青、七星伴月青等多种形式,舞步节奏舒展而又踏地有声、刚劲有力。

黄圃麒麟舞在当地民间是欢乐祥和、幸福吉祥的象征,不但在重要的岁时节令和新船下水、新屋落成、新铺开张时,都有麒麟舞助兴,甚至家家门口和新婚床前,都贴上写有“麒麟在此”的红纸,寄寓着出海平安、种养丰收、麒麟送子的美好祈盼,因而具有较为宝贵的精神、文化价值。

       黄圃麒麟舞一直靠当地民间艺人代代相传,至今仍有一批老艺人积极进行传授,但 随着年事日高,加之后继乏人,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黄圃舞麒麟的一些独特表现形式和技巧将有失传的危险。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中山市黄圃区

保护单位:
中山市黄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