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舞(塘厦舞麒麟)

  • 项目编号:
  • 类别:
    非遗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民国《东莞县志》记载:“元旦至晦,结队鸣征鼓,以纸糊麒麟头,画五采。缝绵被为麟身,两人舞之,舞罢,各演拳棒,曰舞麒麟。”历史上,珠江三角洲麒麟舞以东莞最为鼎盛。塘厦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毗邻港澳,塘厦舞麒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主要流传于镇内石潭埔、石马、清湖头、石鼓、横塘、林村、莲湖等多个村落。

塘厦镇传统的麒麟队通常只有一只麒麟、一套锣鼓、一根队旗,队旗上面都标有队伍的姓氏或堂号,每支队伍有二十多人。表演时乐队站在队旗前面,舞麒麟随乐音节奏而动,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尾,麒麟舞动时又结合特色基本武术,分为上下两大套路,上套主要是表现麒麟玩耍、动作包括有:舔脚,舔身、耍尾等,下套主要以表现麒麟寻青、惊青、闻青、试青、采青、找青、逗青为表演主题,动作上即兴发挥、风趣幽默、谐趣横生;上下套路配合,演绎着麒麟晃头、张望、舔脚、舔尾、搔痒、滚地、嬉戏、见青、抢青、嚼青、吞青,以活灵活现的表现出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思等神态。麒麟舞之后有武术表演,一般包括莫家拳、南拳和龙拳,又辅以刀、剑、棍、盾版、戟、藤牌、大钹等十八武器。塘厦舞麒麟的场面热烈,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塘厦舞麒麟是逢年过节当地的传统节目之一,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能够增加节庆的氛围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麒麟舞融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武术、杂技于一体,既具有美学的欣赏价值,又有文艺的、宗教的、民俗的、历史的研究价值,是节庆喜庆活动的重要民间风俗。然而,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传统乡土艺术生态环境淡化,塘厦舞麒麟的传承人群也面临老龄化的困境,如何赋予塘厦舞麒麟新的生命活力,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东莞市塘厦镇

保护单位:
东莞市塘厦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