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车马灯

简介

车马灯戏是起源于全南县南迳镇马古塘一带的一种古老的客家民俗风情表演,一般在新年至元宵节这段时间演出,民间俗称“打花鼓”。流传于全南县的南迳、大吉山、乌桕坝、中寨、大庄等乡镇。从当地老百姓中相传,车马灯是明朝年间从中原地带传入。

车马灯的表演者为一生二旦二丑,故民间又称“三角班”、“采茶班”。生角戴纱帽、穿长袍、挂口须,旦角头饰绛珠、手拿花扇,丑角则车夫短装打扮,类似戏剧人物造型。从人物造型、表演艺术及音乐等方面可看出,车马灯是柔合了湖南花鼓戏、赣南采茶戏和客家传统歌舞之长的民间艺术。

车马灯戏共有三个段子:“走车马”、“跳加冠”、“捡红包”,音乐常伴有以“十二月花会”为主题的一段灯歌。其音乐中“二月好看花”最早是唱“三十六古人标”(又叫“花会歌”);跳加冠伴以打击乐;捡红包用的是一段“串子”。音乐结构完整,旋律优美动听,主要乐器用二胡(当地俗称勾筒)和笛子。

历史渊源

全南车马灯戏,是起源于全南县南迳镇马古塘一带的一种古老的客家民俗风情表演,俗称“打花鼓”。流传于南迳、大吉山、乌桕坝、中寨、大庄等乡镇。

据老艺人谭春云介绍,车马灯大约始创于清末民国初时期。全南县金龙镇员山村缪云龙在赣州当兵多年,此人聪敏好动、记性尤强,特别酷爱湖南戏,在赣州看了许多湖南戏班的演出。退役回乡后,他便糅合湖南花鼓戏和本地采茶戏、客家传统歌舞之长,首创了车马灯这一集歌舞戏于一体的独特艺术形式。之后,南迳人谭春云再向缪云龙学戏,把车马灯传到南迳镇等地,并逐渐使之成为当地农村一种主要的文艺活动形式。

表演形式及其特征

车马灯的表演者为一生二旦二丑,故民间又称“三角班”、“采茶班”。生角戴纱帽、穿长袍、挂口须,旦角头饰绛珠、手拿花扇,丑角则车夫短装打扮,类似戏剧人物造型。从人物造型、表演艺术及音乐等方面来看,车马灯糅合了湖南花鼓戏、赣南采茶戏和客家传统歌舞之长。

车马灯表演共有三个段子:“走车马”、“跳加官”、“捡红包”,“走车马”舞热烈、欢快,“跳加冠”舞风趣、诙谐,“捡包子”舞轻盈、活泼。

1、走车马:四个撑灯者(即灯座),手撑走马灯(走马灯在热流的作用下会旋转,具有观赏照明的功能)站在演出场地的四角,接着骑马人念着开场白出场,来到场地中间。在骑马人的叫喊声中车夫(丑角)推着坐在车内的花旦边舞边唱出场。走车马表演是民间艺人以演唱的形式形象描绘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生产节气特征。

2、跳加冠:是一名头戴官帽、身穿长袍、挂口须的人为人们送祝福,祝福词都是以吉祥词句为内容,都是反映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家旺、业旺等美好愿望的内容。时间是以祝福多少决定,一般一个祝福跳一次。

3、捡红包:在那农耕时代,民间艺人演出收入主要靠观众的赏赐多少而定。为了能够得到丰厚的酬金,艺人们以丰富的表演手法获取观众的赏赐,并更进一步活跃表演场地的气氛。

走车马时间约八分钟,跳加冠、捡红包时间视送祝愿多寡而定,约十分钟。

车马灯的音乐常伴有以“十二月花会”为主题的一段灯歌。其音乐中“二月好看花”最早是唱“三十六古人标”(又叫“花会歌”),“跳加冠”舞伴以打击乐,“捡包子”用的是一段“串子”。音乐曲调结构完整,旋律优美动听,主奏乐器用二胡(当地俗称勾筒)。

车马灯歌词生动、朴素、明朗,不事雕饰,从歌词里体现出了客家人在赣南这片山川秀美的大地上,随着季节的变化,合理安排农忙、农闲,奉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时间,符合自然生存法则。


车马灯入村表演,王敏摄


跳加冠,王敏摄

走马灯,王敏摄

申报地区或单位:
赣州市全南县

保护单位:
赣州市全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