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谭坊举人龙

  • 项目编号:
    4-Ⅹ-14
  • 类别:
    民俗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全南谭坊举人龙作为县域内最独具特色传统舞龙表演项目,它起源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据谭坊钟氏族谱记载,族人钟家珍于清康熙癸已年恩科中举第二十名,拣选知县奉礼部咨议授广东连州学正改补南昌府进贤学教谕。钟氏家族为庆贺钟家珍中举在传统舞龙的基础上创建舞七节龙,故后人称之为举人龙。举人龙自创建以来,以其精巧灵活著称,非常适合村边巷口、厅堂庙宇走家串户式的表演,作为一种家族式文化活动从春节必舞的家族活动,逐渐形成了庙会、新居落成、店堂开张等喜庆节日活跃气氛的重要文化活动并在全县范围内流传。

举人龙一般是正月出行进户拜年,出行前要在祖祠、社官前举行开光、拜神、呼龙、抢红上珠等仪式,回来后要再到祖祠、社官前拜神,到村后的龙脉上送龙。表演时,巨龙伴着高亢热烈的鼓点节奏,转、翻、跳、窜不断变换,动作轻巧、灵活,有:蛟龙漫游、黄龙缠柱、四珠落井、滚江龙、鲤鱼伴石、对龙门,翻腾跳跃,时而飞冲云端、时而入海破浪,宛若真龙在空中飞舞,舞出了一片龙腾仁和,祥和安康的盛世图景,场面煞是壮观。

全南谭坊举人龙为纯手工制作,主要分为龙头、龙身、龙尾三大部分。整条龙的基本框架全部由特精选的老芽(谐音)杉、竹片制作而成。举人龙的制作工序繁复,精巧细致,做好整条龙需用七天时间,其中单做龙鳞就要花上两天时间。

全南谭坊举人龙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表演,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具有高超的舞龙技艺,节奏多变的器乐伴奏,是当地具有重要历史渊源的文化遗存,它不仅娱悦了身心,给人以无穷的艺术享受,同时也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与非凡创造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历史渊源

全南谭坊举人龙表演习俗起源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据谭坊钟氏族谱记载,族人钟家珍于清康熙癸已年恩科中举第二十名,拣选知县奉礼部咨议授广东连州学正改补南昌府进贤学教谕。钟氏家族为庆贺族人钟家珍中举开始创建舞七节龙,故称之为举人龙。

全南县域内历来盛行舞龙表演,舞龙在中国原是一种以自发性、娱乐性、随意性为特点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舞龙的习俗最开始与农业生产有关,古人认为龙是管雨的,通过舞龙祈求风调雨顺、四季丰收。据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载,汉时有舞龙祈雨的习俗,故有“七八岁玩草龙,十五六耍木龙,青壮年舞大龙”的民谚。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演变和不断的技艺改进,全南舞龙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中最具特色也最让人流连忘返的舞龙表演便是全南谭坊举人龙。

主要内容与形式

全南谭坊举人龙一般是正月出行拜年,出行前按当地习俗需举行盛大的请龙祭拜仪式,主要有到祖祠、社官前举行开光、拜神、呼龙、抢红上珠等仪式,其后,根据族人要求或外村人的邀请,开始进户拜龙,进户拜龙有时会持续很多天。进户拜龙活动结束后要再到祖祠、社官前拜神,到村后的龙脉上送龙。年初举行了请龙祭拜仪式,年中若有人邀龙,无需再次开光、拜神等仪式,可直接舞龙。

开光:舞龙队由礼生领头,手提三生(祭祀供品)来到谭坊钟氏祖祠,礼生点香、杀鸡祭祖,随后鞭炮齐鸣,黄龙便可舞动起来。

拜神:开光之后,舞龙队按照一定的线路到村落的所有神庙、社官处祭拜,同时礼生需将摘取各处的香灰少许,以备送龙时用。

呼龙:祭拜庇佑村落的所有神灵后,舞龙队便来到龙脉处呼龙,随着舞龙队一翻热烈喜庆的舞龙表演,龙王爷方才请到。

抢红上珠:龙王爷请到后第一个便是来到祖祠。祖祠大门紧闭,门梁上悬挂一块红布,龙头跳跃将红布取走,即为“抢红”,而后挂上象征吉祥的红灯笼,举人龙用龙嘴将其含住,称之为“上珠”,礼毕,早已在祖堂内等候的族长(或本村有名望的人)打开大门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给予礼生,以答谢龙王爷不辞辛苦远道而来。龙王爷受到如此礼遇一高兴,振臂一挥,犹如一条真龙般飞入祖祠内,绕梁盘旋。这时舞龙已达到一个高潮,举人龙随着激昂的乐曲,翻转跳跃,不断变换,犹如一条巨龙在空中飞舞,场面煞是壮观。

进户拜龙:舞毕,由礼生引龙至各家门口(家家户户会事先向礼生发出邀请),待礼生讲到:“天门开地门开,开开房门黄龙进,又添人丁又添财”(礼生会根据不同场合变换不同的祝词,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房子主人便将大门打开,进香,鸣炮、红包请龙进户,希望能得到龙王爷的庇护,保佑家和兴旺,富裕安康。举人龙从村民家出来时需将龙头盖住,龙尾倒着退出,表示龙还留在其家,并会一直庇佑着他们。

送龙:到所有发出邀请的家庭或宗族进户拜年回来后,便是送龙,送龙与请龙的过程大致相同,即先去祖堂及各处神庙、社官处祭拜,再到龙脉上送龙,礼生将从各处摘取的香灰一并撒在龙埂上,至此,举人龙表演便告一段落。






申报地区或单位:
赣州市全南县

保护单位:
赣州市全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