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破门楼郑翁仔灯习俗

  • 项目编号:
  • 类别:
    非遗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破门楼位于揭阳市榕城区进贤门北侧,建于明洪武年间,因堪舆属“离”位,八卦中属火,故中厅不盖顶,由此而得名。破门楼郑翁仔灯习俗由揭东棉洋郑氏花灯衍化而来。清康熙年间,棉洋郑氏十三世郑文信创破门楼郑族,并延续家族先例,每年生育男孩的家庭于次岁正月十一至十五元宵夜在族内大厅摆设泥塑戏出人物一屏,以祈财丁兴旺。

      每年农历九月份,榕城破门楼郑氏便组织人员到潮州浮洋采购泥塑戏出和“翁仔屏”(即大白弟)。正月初五开始在族内搭置竹棚,并在中、后厅设置通花雕木灯橱十四个。橱内分三层,上层列“功名财子寿”屏;中层正中摆设藉以出名的“翁仔屏”(即大白弟),有添丁之意;余则罗列泥塑戏出若干,多为家喻户晓的“海瑞打严嵩”“姜太公遇文王”“京城会”“仙姬送子”“柴房会”等古装戏出,还有富有生活情趣的“饮茶”“下棋”等内容。燃以灯火,金碧辉煌,翁仔灯人物形象生动活泼、维妙维肖,令观灯者流连忘返,百看不厌。过去点的是蜡烛、煤气灯,现在除点蜡烛外,还亮起五光十色的彩灯、花灯、宫灯,场面宏大、气派堂皇,成为一道绚丽的节日风景线。曾有诗赞曰:“上元灯火足欢游,绿女红男似流水,泥塑灯屏名最著,请君同到破门楼”。农历正月十一子时准时兴灯,连续五天五夜迎接人们观赏,正月十五亥时由族内长辈“做四句”准时熄灯。凡是前来观赏“翁仔灯”并添油索取“翁仔屏”(即大白弟)的人,都在心中暗祈吉祥福祉,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祈祷语。如新婚或未产育男孩的青年男女说“抱白弟,生阿弟”,做生意的人则说“财神到,发大财”。

      榕城破门楼郑翁仔灯是揭阳一项独特的民俗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庆新年、闹元宵的文化大餐,被誉为潮汕民俗文化的瑰宝。其通过别具一格的摆翁仔屏的形式,将群众“添丁发财”的祈愿与元宵佳节的民俗活动联系起来,兼具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近年来,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一些民间传统的习俗受到冲击,加之老一辈年事已高,青年人又忙于生计,“翁仔灯”这一民俗活动的传承发展面临断层的危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揭阳市榕城区

保护单位:
揭阳市榕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