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梆子

  • 项目编号:
    Ⅳ-118
  • 类别:
    传统戏剧
  • 类型:
    新增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山东梆子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山陕一带的梆子腔,梆子越太行而入山东,最初流行至菏泽,形成曹州梆子;继而东行,形成汶上梆子。
  山东梆子流行范围极广,东到黄河之滨的临沂,西到河南省开封市、郑州市,南到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阜阳市和蚌埠市,北到河北省大名县、石家庄市等地。山东境内的山东梆子以菏泽市为中心,遍及济宁、泰安等县市。
  山东梆子的唱腔音乐属板腔体,板式、曲牌繁复。其演唱既生动又平易,具有高亢奔放、刚劲激越、婉约和谐、舒展明亮的风格特征。表演程式丰富而又规范,注重技巧,动作粗犷,架式夸张,各行当的表演自具特点,争奇斗巧,异彩纷呈。
  山东梆子剧目达一千多种,经常上演的有六百多种,其中包括号称“老十八本”、“十七山”、“十二关”的一批基本剧目,内容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20世纪50年代以后,《墙头记》、《两狼山》等传统剧目经过整理改编,成为山东梆子演出的经典剧目,新创作的一批现代戏也在这一时期登上舞台。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东省泰安市

保护单位:
泰安市山东梆子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