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梆子

  • 项目编号:
    Ⅳ-21
  • 类别:
    传统戏剧
  • 类型:
    扩展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相关地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流行于山西东南部古上党郡地区。它形成于明末清初,清代道光末年被官方称为“本地土戏”。1934年赴太原演出,改称“上党宫调”,当地群众则称之为“大戏”。1954年山西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始定名为“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戏、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其中的罗戏、卷戏已很少演出)。上党梆子行当齐全,以生、净、青衣、武小生应工的戏最多,小生、小旦、小丑戏不占重要地位。各种行当的基本表演程式称为“三把”,运用起来头昂胸挺、腕柔臂圆,显示出稳健有力、强烈明快的表演风格。上党梆子剧目丰富,传统演出剧目达到七百余个。
  1985年晋东南地区分成晋城、长治两市,上党梆子剧团迁往晋城,长治以演上党落子为主,戏剧舞台显得较为单一。1994年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成立,吸收了一批较有实力的基层演员加入,形成了一支有力的演出队伍。剧团不断下乡演出,常年坚持不懈,培养和巩固了长治的观众群体,为上党梆子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长治市

保护单位:
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