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串堂班

串堂,是一种以民乐演奏为主,辅以唱腔的民间曲艺表演形式,发源于江西东北部的饶河流域和信河流域,流传于当今上饶市全境及省内的周边市、县,是赣东北地区所独有的一种曲艺形式。敲锣鼓,奏管弦,乐手兼演唱,一人串多角,唱戏文,不演戏,是串堂艺术的特点。1986年编印的《鄱阳戏曲志》引用了清道光版《鄱阳县志》的记载:“招集优伶至家表演曰堂会,串堂兼此二义,但坐唱而不表演耳”。

串堂被广泛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寿诞、乔迁、迎神赛会、祭祀祈福、板灯花灯等庆典场合的演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串堂表演形式灵活简便,根据不同条件或场合,从表演人数和表演形式上都可变动。传统串堂班定员8人,也可5至10多人不等;表演时可坐奏亦可行奏;可唱亦可不唱。坐唱时,艺人在厅堂围桌坐唱,故民间有“八仙坐唱”、“串坐班”、“打串堂”等多种称谓。行奏则主要在游行时根据不同场合演奏相应曲调用于烘托气氛。唱腔方面,串堂班明清时唱弋阳腔,清代中期分不同区域唱饶河调或信河调,也有以地方方言为唱腔的民间小调。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上饶专区大约有串堂班1500多个。在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委、中国音协主办的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江西卷》以及其它诸多志书资料里,“赣东北串堂”都被收入其中。

历史渊源

串堂的孕期:

1、串堂这种曲艺形式,最早可追溯至隋末唐初,那时用于朝廷宴会在堂上坐奏的乐队称“坐部伎”,但所奏之乐多为“俗乐”。“俗乐”,最早又名“鼓吹”,是一种合奏乐,主要由鼓与萧(排萧)、笳(胡笳)等乐器组成,源自北方少数民族,秦末汉初传入中原,流行于南北朝时期。当时普通百姓主要还在为躲避战火和生计奔波,故“鼓吹”只能为王公贵族及官宦商贾所享受。唐代时,多位官居四品的上饶籍官员告老还乡,将“俗乐”带入上饶。当时,“俗乐”主要在上饶的官吏和富人中流传。他们或因爱好,或因附庸风雅……“悉传奴仆习其音韵同,每出入则笳鼓喧天”。这些“俗乐”乐队平时闲置时,偶尔出租给一般人家,在一些民俗礼仪中演奏。唐贞元初(785),上饶地区逐渐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矿业基地,丰厚的金、银、铜矿蕴藏和高超的金属冶炼技术使铜质打击乐器在民间流存并使用。民间效仿朝廷高官享用的鼓吹乐乐器和乐曲形成打击乐组合的雏形并应用于自娱和自家婚丧喜庆场合。据《弋阳县志》编辑徐佩璜撰文:“唐贞元元年(785)建宝峰场,铜业生产日趋发展,饶钹、铛锣等铜制乐器也广泛流传民间,以打击乐为主的民间乐队开始形成。

2、唐宋时期道教盛行,道教法事中所演奏的道教音乐也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早期道教音乐所用的乐器,以道书称之为法器的钟、磬和鼓等打击乐器为主。隋唐时代,增加吹管、弹拨乐器,宋代以后,加入拉弦乐器。明代《茅山志》记载国醮演奏乐器的道士达30名。南宋时期,道教音乐开始在民间广泛流传,这种曲艺形式逐渐被人们接受并喜爱。上饶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境内有众多道教名山、名观。据唐《六典》记载,唐朝全国宫观共1687所,其中广信、饶州两府就有176所。据了解,目前,上饶全市道教从业人员达29000多人,有注册道观293座,不在册的道观则近千座。民间性是上饶道教文化的特点。由于道教文化的盛行,众多演奏道教音乐的道士班活跃在上饶民间,深刻影响了串堂、鄱阳渔鼓等众多地方曲艺音乐的发展。

串堂的初期:元末期出现了弋阳腔,昔日宫廷的“坐部伎”,这时已进化完成民间戏曲的乐队。但弋阳腔是“一唱众和,只用锣鼓击节”。这时候的民间串堂,从专门演奏民间小调和一些道教音乐,又加入了戏曲艺术的内容。

串堂的盛期:明初,太祖“锐志雅乐”,开出了一纸民间可以使用的“俗乐”的清单,“今殿廷唯有雅乐……”民间反得用之(指“俗乐”),至闾里婚丧无不以喜吹将之者。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俗乐”自唐代以来,从演出内容、使用道具、表演形式等各方面发生蜕变,逐渐形成了目前所称的串堂班。明清两代,随着拉弦乐器的传入和普及,戏曲“昆、高、梆、皮”四大声腔盛行,促进了曲艺音乐的繁荣,这时民间串堂加进了丝竹乐器。明代王守仁在《广信元夕蒋太守舟中夜话》诗中咏道:“楼台烟火水西东,箫鼓星桥度碧空。”清康熙版《万年县志》记载:“村野处处丝竹之音不绝于耳”。清同治版《上饶县志》记载:“观灯赏彩早在唐代就席卷信水之滨,后至明末清初,市井乡里更为盛行,并伴鼓乐丝竹之音,不绝与耳”。旧《广信府志》(风俗篇)载:“宋南渡人文蔚起,舟车辐辏甲南国,自元迄明风景不殊,惟岁及秋,兢赛神佞佛,士女填咽,酣歌恒舞,侈费不赀。”由此可见明、清两代串堂班在上饶地区的繁荣。另据玉山县出土的清康熙十五年《临江社重修记》石碑记载:“洪水以后,时和岁丰,富大有年也。吾乡士庶,每思饮食之由,即不能不动念先人而讴歌于盛世,故禾忝哺登而迎神演唱,非放逐时之失,也亦取以伴兴悦耳。”其中“讴歌盛世、迎神演唱、伴兴悦耳”形象地反映出串堂班在玉山盛行的景象。

清初,秦腔、石牌腔、梆子腔、宜黄腔、楚腔等进入江西赣东北地区相互交流,又与弋阳腔、昆曲、浙调、浦江调、上江调相融,于是在清代中晚期形成了主要分布于鄱阳县、乐平县、万年县等地,唱腔以皮黄为主,用方言演绎历史演艺剧为主的饶河戏,和主要分布于上饶县、玉山县等地,唱腔以秦腔、浙调为主,主演家庭世俗剧的信河戏。据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江西巡抚郝硕奏折云:“查石牌腔、秦腔、弋阳腔、楚腔等项,江广闽浙、四川、云贵等省皆盛行。民间演唱有高腔、梆子腔、乱弹等项名目。”这时候的串堂班,分不同区域开始分唱饶河调和信河调。由于其只唱不演,故不称之为“戏”,只谓之“调”。串堂班唱饶河调约始于清光绪初年;唱信河调稍晚,约始于清末民初。

串堂的抢救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上饶专区大约有串堂班1500多个。文革期间,串堂班大多停止活动,只有少部分偏僻山区和农村仍有零星活动。改革开放后,串堂又开始在赣东北地区兴盛起来。到了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期,由于现代文化传媒的冲击,迫使串堂班数量开始急剧减少。2000年,省有关部门对赣东北的4个县(市、区)的串堂进行了一次调查,当时仅信州区就有串堂班120多个,余干县40多个,万年县30多个,乐平市60多个,并实地组织了录音。到2012年,对以上4个县(市、区)的串堂情况,向直接相关人员又进行了一次咨询调查,情况非常不容乐观。信州区只剩下三官殿、刘家坞、关帝庙、太子庙这4个串堂班了;余干县还有王雷、梅落等地10来个;万年县也只有陈营、青云等地的10多个;乐平市尚有邹家、德明等地20多个。又据鄱阳县退休音乐干部王遇龙同志介绍,经调查,1986年全县共有串堂班864个,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概只剩下40来个了。因为现在“红白喜事”上街,许多人家都请“洋鼓洋号”吹打,而不请串堂吹打。

演出书(剧)目

1、演唱剧目

《堆花天官》(昆腔)、《文武天官》(昆腔)、《麻老天官》(昆腔)、《三星天官》(昆腔)、《十福天官》(昆腔)、《遐龄天官》(昆腔)、《天官赐福》(昆腔)、《大封相》(昆腔)、《小封相》(昆腔)、《昭君和番》(昆腔)、《悟空借扇》(昆腔)、《扯袈裟》(昆腔)、《快活林》(昆腔)、《芦花荡》(昆腔)、《三娘教子》(二板)、《观音送子》(二板)、《东棚击掌》(西皮垛子)、《王母上寿》(西皮)、《花园得子》(西皮)、《太君辞朝》(西皮)、《造门楼》(西皮)、《华容道》(西皮)、《郭子仪上寿》(西皮、垛子)、《打金枝》(西皮)、《观画跑城》(老拨子)、《珍珠烈火旗》(老拨子、拨子)、《三姐下凡》(梆子、南词)、《花亭相会》(浙调、上江调)、《貂蝉拜月》(滩簧)、《取荆州》(西皮)、《辕门斩子》(西皮、垛子)、《香山挂袍》(老拨子)、《李洪登仙》(浦江调)、《七星剑》(浦江调)、《彩楼配》(西皮、垛子)、《回龙阁》(西皮、垛子)、《白简起程》(西皮、四平)、《满堂福》、《宝莲灯》、《烈火旗》、《杜丹对药》、《花亭会》、《杨八姐游春》、《花闹台》、《才子杀妻》、《小花调》、《小花调》、《扑蝶》、《粉蝶》等。

2、唱腔音乐

①昆腔曲牌

[大青七调式]、[村里迓鼓]、[中和乐]、[拽不断]、[闹二场]、[如意]、[金榜]、[小桃红]、[柳青娘]、[反过场]、[不识路]、[到春来]、[清板]、[四大对]、[水底鱼]、[柳摇金]、[山坡羊]、[对子]、[三军]、[赏花楼]、[朝帝子]、[黄龙滚]、[朝天子]、[香归尾]、[花花世界]、[小对子]、[风入松]、[尾声]、[万年欢]、[香柳娘]、[诸奴儿]、[赏花]、[答对子]、[舒元儿]、[状元歌]、[急急枪]、[六毛令]、[汉中山]、[哭想思]、[清江影]、[将军令]、[园林好]、[红绣鞋]、[香桂尾]、[队伍]、[柳金条]、[傍妆台]、[喜先莺]、[风吹荷叶]等。

②弹腔曲调

西皮、浙江西皮、二板、婺源男工、婺源女工、浦江调、上江调、浙调、老拨子、梆子、男女滩簧、南北词、二凡令(二番令)、唢呐二凡等。

③吹打音乐

江西闹台:倒板头、急急风、火炮、满堂红、火炮、七星锣、双帽子头、大一字、快扭丝、慢扭丝、满堂红、二三锣、地介、大一字、魁星锣、大一字、慢一字、擂鼓、死里逃生(中转三段)、二三锣、扫介(阴、阳)、满堂红、扫介、结尾。

三五七闹台:先锋一声、一封书、先锋一声、三不出、先锋一声、大火炮、先锋一声、火炮、先锋一声、先锋一声、转大锣、转小锣、三下哐、又转前、五下哐、又转前、七下哐、又转前、阴急急风、水底鱼、战鼓二垛、村里迓鼓。

欢闹台:水波浪、翠荫荫、花子拾金。

十番锣鼓联曲:踢球(笛子)—耍孩儿(小唢呐)—桂枝花(小胡)—拾金(二胡)—水仙子(大唢呐)—青天哥(笛子)—闹喈喈(小唢呐)—四合(小胡)—拾金(小胡)—奉军师命(大唢呐,弋阳腔)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上饶市、广信区

保护单位:
上饶市、广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