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马江劳动号子

  湖南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十八:

  

  石马江劳动号子

  保护单位: 新邵县文化局

  主管部门: 新邵县人民政府

  石马江号子是自明清以来流传在湘中新邵石马江流域一带的集中了生产、娱乐等功能、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古老的民间音乐,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

  石马江号子的产生与著名的梅山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石马江号子最具代表性的虽然是石马江石工号子,但历史最悠久的却是石马江朝圣号子。朝圣号子现又名“南岳歌”,起源于梅山的祭祀音乐。梅山文化可上溯至楚辞的《九歌》。石马江号子所产生的地区包括隆回的高坪、新邵的迎光、龙溪铺为新化县域,巨口铺、小塘、新田铺等地过去为邵阳县域,二县都深受梅山文化熏陶影响。梅山文化主要表现为以巫文化为代表的梅山教。梅山教又是在农、牧和渔猎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所祀诸神除道教的太上老君外大多为普通劳动者,甚至有打猎捕鱼、采石修桥、洗衣浆衫诸君。梅山地处沅、湘之间的资江中下游,而石马江又是资江中游的支流,梅山人“信鬼巫,尚淫祀”,王逸《楚辞章句•九歌序》中载:“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所以现在的一些山歌、号子等多是从祀神的巫乐中演变发展而来。现在的南岳歌依旧在各地的朝圣歌中独具魅力,石马江南岳歌一唱,余皆敛声。

  石马江号子源于梅山歌谣。梅山人极爱唱歌。宋人吴居厚《梅山十绝句》:“迎神爱击穿堂鼓,饮食争持吊酒藤;莫道山中礼乐,百年风俗自相承。”史载,梅山人“传情记事全凭歌谣”。传入隆回高坪、小沙江等地的就成了著名的“呜哇歌”传入新邵龙溪铺、新田铺等地的就成了著名的石马江号子。

  作为一种民间音乐,石马江号子主要产生于明代初期。当时朱元璋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很好地促进了石马江流域地区的生产和经济。石马江两岸为崇山峻岭,高山多石,百姓多以采石为业,历朝历代,涌现了大量优秀的石工。至清末和民国初年,几乎村村户户皆有石工。因此,石马江号子产生在明初,发展在明清两朝,盛行在解放初期和大跃进年代。

  在演唱风格上粗犷泼辣,激越诙谐,具有原始的野性美。表达上蛮野、大胆、任性。有平腔、花腔、高腔,调式以羽、徽为主,演唱起来跳跃性强,节奏自由,就像一股陡急的山风,嘹亮动听,清新扑面。石马江号子的号牌、曲目众多,据收集统计,尚存的曲号如“太阳号子”、“开台号子”、“索拉号子”、“琴石号子”、“三声喂号子”等等还有三十余种;其中仅石工号子就有十余种。龙灯号子(据说石马江龙灯号子是全国民间龙灯舞蹈中唯一使用民间音乐的)、渔歌号子等百工号子二十余种。石工号子从常用的曲号来看,又分为三声号子和四声号子两大类。三声号子号调较小,四声号子则曲调较多。

  唱石马江劳动号子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