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舞(青溪仔狮灯)

“青溪仔狮灯”又名“仔狮戏球”,是粤东客家地区的一种花灯类舞蹈。始创于清末民初,源于客家山区元宵灯节的灯舞,经民间艺人吸取提线木偶戏体现技艺及狮灯的基础上,创作的独具一格、以带球戏耍为造型的舞蹈表演艺术——“仔狮灯”。现主要流传于梅州市大埔县青溪镇、茶阳镇、湖寮镇等地。

“青溪仔狮灯”的道具独特,狮灯由头、腰、尾、腿几部分组成,均用竹篾扎架,外以纸或布裱糊,粘贴彩色纸条(或布条)作狮毛。狮头彩绘出眼、鼻、口等;狮腰为五个直径0.4米的竹篾躅,以三寸等距.用4根根线绳串连起来,可以伸缩;狮尾内点蜡烛;狮腿上端安小铁环,用绳分别连于头、尾部,可以活动。狮头、尾各安一根木把,狮头木把称“前杆”,狮尾木把称“后杆”。以此塑造成一只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仔(幼)狮形象。

另扎一个小巧玲珑的彩球灯与仔狮的前爪和嘴巴相连。球的直径为0.4米,以竹蔑编扎框架,外用红纸或红布裱糊而成,一根铁丝从球体中穿过,两端在球体外窝成小铁环,供系线用(即仔狮与球组装时使用)。舞蹈表演时,舞者随时操纵杆绳,做出仔狮抛球和收球、含球的动作。

表演时,通常为一只大狮子配6只小狮子,每只狮子由一人操纵。通过舞者操纵提线技艺,运用放、晃、提、抽线等技巧,使仔狮表现出抛、晃、拉、接、翻、滚球等形态。通过舞者站、蹲、跪、跳、卧等动作使球上抛下落,左右翻动,生动地塑造出仔狮时而吐球于掌上,摇头晃脑地抱着戏耍,时而又含球飞舞、抱球蹦跳、甩球追逐的活泼形象。表演过程的主要动作有“出山”、“前耍球”、“右要球”,“猫蹲”、“画眉跳架”、“流星追月”、“猫儿扑鼠”、“雪花盖顶”等。伴奏选用广东汉乐曲《锦毛狮子》,以唢呐为主奏乐器,井使用头弦、二胡及鼓、小锣、碗锣、大铜锣、小鼓、小钹、大钹等打击乐器。

“青溪仔狮灯”地域特色突出,形式独特,不同于常见的狮子舞,又有别于一般的灯舞,糅合了提线木偶技艺、杂技、戏曲等艺术品种,对研究民间舞蹈自身的流变有重要价值。

       随着岁月流逝,青溪仔狮灯正面临承传的困境。目前,能掌握传统仔狮灯舞道具制作及表演技艺的人已寥寥无几,急需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申报地区或单位:
梅州市大埔县

保护单位:
梅州市大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