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医药(三都县)

水药制作历史悠久,有两千余年,传说中的“陆铎哈”就是一位骨科医师,现在的水族民间医生每用自己特制的药方医好病人,总要供奉“陆铎哈”。在秦代水族先民由于战乱南迁岭南,在这个高温、潮湿、多雨的瘴疠流行严重的地区长期居住,与疾病作斗争,积累了不少的制药经验和发明一些卫生保健方法。唐宋时期,水族人民定居贵州,由于受历史因素及地理环境的制约。新中国成立后,设立了中医门诊,配备中医人员,这些中医人员基本是从水族民间聘请的优秀水药传承人。解放初“九如药房”有2名中医,1956年下半年该药房扩建成“中医联合诊所”,人员增加到3人,1959年,县医院、县防疫站有8名西医人员拜老中医曾福昌为师,境内的其它医院也陆续吸收民间有名中草药医师到医院开设中医门诊,至1990年代后,由于从正规学校毕业人员的冲击,这种聘请方式逐渐瓦解。在这四十来年中,在民间水药占主导地位,被吸收来各医院诊所的水药师也对水药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从1958年到1974年三都共召开中草医药人员会议58次,参加者1500多人次,会上共献单方、验方、****4000多个;1983至1984年间共查出境内有名的水药医师62人。1987年县卫生局和药材公司深入境内进行中草药资源普查,共采集154科隶312属401种,其中植物药373种,动物药25种,矿物药3种,基本掌握了当地的中草药资源情况。从1989年开始在境内建设10多个中药栽培基地,栽培杜仲、黄柏、桂皮、桔梗等,计3万余亩,保证了水药中栽培类的药材资源。2005年县人民政府投资10万元派民间药师深入全县各乡镇,对药物生长特性、功能、水语名称等作了较全面的普查,并制作了1068个药物标本,写成了《水族医药宝典》一书。2006年又在县鹏城医院设立水族草药研究所,对水族医药史,水族医药基本理论、水族药物,水族单验方选、制作****和治疗方法等进行研究和保护。

水药技法历史悠久,主要以植物、动物和矿物质等作为药物原料,大部分是复方,由于功用不一,因此制作的方法也不一样,就工序来说,如是制作单方药物的话,则需要经过几道炼制;如是复方的话,则在每个已制好的单方的基础上再进行加工制作,少的有五、六道,多的有二、三十道,另外水药的疗法也很独特。其主要包括:一、药物采集方法:挖掘、刮粉、扫粉、剥皮、摘取、捕捉、打捞、捡拾、划皮取汁、制霉。二、加工制作工序1、单方制作:(1)、研粉;(2)、清洗、捣烂;(3)、清洗、切碎、晒干(或烘干、焙干)、研粉;(4)、去皮、清洗、埋浸、晒干(或烘干)、烧灰;(5)、火燎、去皮、撕选、清洗、切碎、埋浸(或泥沤、腌沤、雨淋、露炼等)、清蒸(酒蒸)、晒干(或烘干、焙干)、研粉。2、复方制作:(1)药皮类(多为单方)。

剥皮、浸泡;(2)药饼类。选药、单药焙干、单药烧灰、单药酒炒(或盐炒)、研粉(或舂料)、综合混配、火煨、加单药、火煨、再加单药或黄酒、熬粥、压榨(或渍灰、摊晒)、制饼、晒干;(3)酒药类。选药、单药焙干、单药烧灰、单药研粉、综合混配、酒磨、酒泡;(4)药粉类。选药、单药沤制和晒干、单药焙干、单药烧灰、单药酒炒(或盐炒)、综合混配、研粉;(5)药膏类。选药、单药焙干、单药烧灰、研粉、综合混配、火煨、加单药、 熬粥、茶油调制;(6)药丸类。

 选药、单药焙干、单药烧灰、单药酒炒(或盐炒)、研粉、综合混配、火煨、加单方、 熬粥、蜜调、制丸;(7)药汤类。选药、单药焙干、单药烧灰、单药酒炒(或盐炒)、综合混配、火煨、滤渣取汁;(8)鸡(或鸽子)药同蒸类。单药泡水、单药切片、单药研粉、综合放入已去毛剖后的鸡腹腔中、清蒸(或火煨)。三、诊疗。诊法:有问诊、望诊、触诊、听诊、弹诊等;疗法:有内治法和外治法两种。内治法包括水煎、酒泡、烧灰(药物用火烧存性,酒送服)、研粉、炖鸡(药物与肉类同炖);外治法包手草药外敷(取新鲜草药捣烂外敷)、火煨(将药捶烂包,置于火灰中煨热,包敷患处)、酒磨外搽、发泡疗法(将药捶烂外包使局部起泡)、塞鼻孔(将药捶烂塞鼻孔治疗眼科疾病及鼻出血等)、熨法、药饼外贴、针刺出血、菜油或茶油调敷、药物洗浴、小夹板固定、刮痧、拔火罐等。

水药的制作比较传统,从原料加工到成药多道工序全由手工完成,并且制作工序繁简不一,有三道到三四十道不等,这主要是根据药物配方来定。其加工技艺(绝招)千余年来仅靠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由于有些制药技法难于言表,学习者还要凭悟性和长期实践的体会及感觉才能掌握,否则有些药物操作工序及量的配制上虽是毫末之差,但药效就大不一样;原料加工大都采用日晒、雨淋、露炼、水煎、水泡、酒泡、酒磨、烧灰、火煨、研粉、清蒸、煎腌、压榨等方法自然天成,没有具体的理化指标,全凭经验掌握,体现了“非物质”特性。

疗法特征:水族医学传统诊断主要有问诊、望诊、触诊、听诊、弹诊等方法。其中问诊是其主要的诊病方式,望诊是根据病变部位的表现作为诊断依据,触诊主要用于外科疾病的诊断,听诊是根据病人疼痛或昏倒时发出的声音及用手指弹叩相对应发出的声音来确诊,弹诊常用于四肢骨折,为水医诊断骨折时所特有的诊断方法。水医的治疗方法分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包括水煎、酒泡、烧灰(药物用火烧存性,酒送服)、研粉、炖鸡(药物与肉类同炖);外治法包手草药外敷(取新鲜草药捣烂外敷)、火煨(将药捶烂包,置于火灰中煨热,包敷患处)、酒磨外搽、发泡疗法(将药捶烂外包使局部起泡)、塞鼻孔(将药捶烂塞鼻孔治疗眼科疾病及鼻出血等)、熨法、药饼外贴、针刺出血、菜油或茶油调敷、药物洗浴、小夹板固定、刮痧、拔火罐等。

水族医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是水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水族医药长期流传在民间,但其技法历来传男不传女(除制作酒曲等少量药物由妇女承担之外),而“传内不传外”或“无内才传外”的师带徒式的传授方法。此后的每个时期,这种传承方法一直在沿用,对水族医药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但随着一代代水药医师经验的积累,水药的种类得到逐步增加,水药的制作工艺、诊疗技法得到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来断发展,并受现代化诊断和西药的冲击,以及多种现代化机械正在不断取代传统的加工器具,使最具传统特色医疗法、制作工艺难以为继。同时,由于受历史因素及地理环境的制约,水族医药长期流传在民间,其技法历来传男不传女,而且且遵从“传内不传外”或“无内才传外”的师带徒的传授方式,也制约了水族医药的发展。加之,由于水药制作生产技术难度大,工序复杂,年轻人多不愿学,已经是后继乏人,濒临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