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耍锣鼓(复兴耍锣鼓)

  • 项目编号:
    Ⅱ—29
  • 类别:
    传统音乐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复兴耍锣鼓”产生于四川省洪雅县瓦屋山下复兴村境内的严道故城。相传在2200年前,秦灭楚后将楚国贵族后裔流放到瓦屋山下,楚人用先进的冶炼技术在王河两岸开矿炼铜,由于生活艰辛,楚人利用置身大铜山的条件,用铜块打造了几件铜器在劳作之余用来敲打并伴以说唱他们亡国离家的悲愤和对家乡的思念。发展到今天,复兴耍锣鼓广泛应用于民间婚丧嫁娶等场合,在当地的各种灯戏和山歌中,常有复兴耍锣鼓相伴。复兴耍锣鼓主要由鼓、锣、钵和马锣四种打击乐器组成,鼓师是乐队的指挥。其锣鼓的打法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以“帽子”(过门调子)开头,并贯穿于整个曲牌之中,即每打完一个牌子后需接“帽子”,才能接着打出第二个牌子。复兴耍锣鼓的传统曲牌有“白鱼子上滩”“猪哒嘴”等50余首。

申报地区或单位:
眉山市洪雅县文化馆

保护单位:
眉山市洪雅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