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民歌

  • 项目编号:
    Ⅱ-143
  • 类别:
    传统音乐
  • 类型:
    新增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天门民歌主要流传于江汉平原、汉水流域的天门、沔阳(仙桃)、潜江、汉川、洪湖、钟祥、京山、应城等县市。
  天门民歌是楚音乐的一个重要分支,歌词具有古代楚辞清雅、新奇的特点,音乐具有楚乐“八音”的特征;又饱含江汉平原水乡地域特色。它是天门乃至整个江汉平原众多艺术的母体,它孕育了荆州花鼓戏四大主腔的高腔、打锣腔,它的小调成为歌腔皮影的唱腔和碟子小曲、三棒鼓的固定曲牌。
  目前,共搜集传统天门民歌八百四十余首。内容涉及宗教、历史、劳动、生活、爱情等诸方面。体裁分为“号子”、“田歌”、“小调”、“灯歌”、“宗教歌”、“儿歌”六大类,其中,田歌、小调数量居多。《洪湖赤卫队》主题歌《洪湖水,浪打浪》即根据天门民歌《襄河谣》、《月望郎》改编而成。传统民歌《幸福歌》、《小女婿》、《薅黄瓜》等至今仍广为传唱。2009年,天门民歌《幸福歌》作为湖北民歌的代表作,被《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收录为全国音乐鉴赏教材。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初,以湖北省著名歌唱家蒋桂英为代表的一批艺人,把天门民歌唱出湖北、唱到北京,多次进中南海演出,天门民歌几乎成为湖北民歌的代名词。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天门市

保护单位:
天门市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