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堂医药文化(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

  • 项目编号:
  • 类别: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相关地域:
  • 荣获: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贵阳同济堂是清代后期创建的三十四家全国有名的中药店老字号之一,是祖国西南地区传统医药中闻名遐迩的老字号,也是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部认定的贵州省唯一的一家“中华老字号”。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外,居住着苗、侗、布依、水、仡佬、彝、回、土家等48个少数民族。贵州各族人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结合当地所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药物资源、生产水平、生活习俗等,创造了民族医药,积累了丰富而独特的防病治病经验。但是,贵州自明代建制以来,由于长期在封建统治之下,加之地处边远,交通不便,文化落后,所以工商业及医药卫生均不发达,丰富的药物资源则未能充分开发利用,没有常设药店,更无药行药市进行经营,甚至迷信盛行,相信“祝由科”及“鬼师道士”,以“咒语灵符”治病。直到清朝光绪初年,贵阳才有药材行出现,并始有少数省外药商来贵阳等地推销少量药材,并将贵州天麻、杜仲、天冬等地道名优特色药材运出向外销售,初步形成了一些业务往来,但药店仍很少,规模不大,设备简陋,加工欠佳,且药味不齐,成方率低,常常影响治疗。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辞官归里的名绅于德楷与曾任云贵总督、清朝矿务大臣的唐炯相商,两人出资合计两千两白银,创建了旨在崇尚医德、讲求质量、价格公道与服务民众的贵阳同济堂药店。同济堂自创建,注重职业道德,立下“济世活人,急人之急,质量取胜,济世取信”原则。特别注意中药的加工炮制与成药制作,并在实践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药加工人才,形成了同济堂自有的一套独特的炮制操作方法。尤以熟地黄、虎骨胶、龟胶、白芍、桔梗、黄精等加工炮制品特别出名。店内经营的药材,均有严格的洗、漂、煮等具体操作规定,同济堂还根据医理药性,在配伍和分量上,依照定例称足,并按君臣佐使,主次分明。同济堂这一百年老字号中药店,已发展成为省内外知名的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集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生产、销售、中西成药研发、生产、销售、医药文化传播等为一体的医药集团企业。

自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同济堂创建以来,均以师带徒方式培育人才传承技艺。同济堂传承谱系从1888年贵阳同济堂创建时的唐炯、于德楷、黄紫卿,到随后的继任者唐继善、唐幼宏、杨一清、端木文元、曾仁昌、胡兴德,再到1956年公私合营后隶属于贵阳药业总公司下的贵阳市同济堂公司,2002年成立了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公私合营以后,同济堂的传统制药技术和经营理念由同济堂的员工传承至今。第一代传承人:唐炯、于德楷、黄紫卿。第二代传承人:唐继善,唐炯之子,唐幼宏,唐炯之子,杨一清,黄紫卿之徒,端木文元,黄紫卿之徒。第三代传承人:曾仁昌,杨一清之徒;胡兴德,杨一清之徒。第四代传承人:车晓春,曾仁昌之徒。第五代传承人:王晓春,李辉武,肖胜兰。 

同济堂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至今已有119年历史,在长达119年的时间里,同济堂始终严格遵古炮制,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经营理念、方法,形成了同济堂独特的质量文化、诚信文化。同济堂在边远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坚持和弘扬祖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同时,也有机地吸收了当地丰富的少数民族医药精华,形成了同济堂传统医药的特殊风格和传统知识。同济堂传统医药文化集中体现在“同心协力、济世为民”的价值观,“购药须出地道,制作必须精细,配售必依法度”的质量观和“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经营理念,“济世活人,急人之急,质量取胜,济世取信”的职业道德。

同济堂传统医药文化是祖国医药文化的一部分。自创建以来,严守遵古炮制的店训,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很好地弘扬了祖国传统医药文化,并吸收了当地民间民族医药的精华,形成了自已独特的一套经营管理及炮制方法,其“购药须出地道,制作必须精细,配售必依法度” 的古训,“同心协力,济世为民”的高尚情操,“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经营理念,“医药同堂、前店后坊”的经营模式,对整个商业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