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宫文化

  • 项目编号:
    2-Ⅹ-3
  • 类别:
    民俗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万寿宫文化是传统赣文化的典型代表,由江西民众建祠纪念许真君而形成、发展,在江西和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广为流传。

许真君,名逊字敬之,晋代豫章(今南昌县)人。曾任旌阳县令,在任期间,清正廉明,减刑罚,去贪鄙,重教化,深得民心。辞官东归后,人民感其功德,将县名改为“德阳”,一直没用至今。在家乡,他率民疏河治水,成效显著,后演绎成“铁柱锁蛟”的故事,广为流传。民众立祠奉祀,许真君被尊为“江西福主”,受到民间长久不衰的崇拜。唐宋以后,许真君被“儒道合一”的明净道派尊为宗祖,士大夫、文人学者同声唱和,颂扬许真君的笔记、小说、戏剧争相涌现,诗词楹联,难以胜数。历代帝王亦是徽召加封,赐额题字,江西地方官员多次为万寿宫奏请封赐,捐奉倡修,富绅巨贾热心捐助,崇奉“福主”。诸多举动,极大地提升了万寿宫的规模和品位,使之由民间下位文化跃升为民族上位文化。

千百年来,许真君作为江西的地方保护神,随着南昌铁柱万寿宫(312年建,初名铁柱宫)的兴建,各县市城乡纷纷效仿,在全省建成560多座,成为多行业、多层次人士朝拜的祠庙和保护一方安宁的精神支柱。至明代,江右商帮兴起,加之大量赣民外迁两湖、云贵川等地,同时带去了对许真君的崇拜,在全国20多个省市兴建万寿宫700多座。一作祀奉,二作赣商联络乡情、聚会议事、宴集观剧的场所,故又称江西会馆。一时有“九州三省有会馆,江西只认万寿宫”之说,使之成为赣民联系的文化纽带和发展商品经济的精神依托

历史渊源

万寿宫民俗文化是由南昌民众建祠纪念先贤许逊发展而来。许逊(公元239--374年),字敬之,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幼习经史,博通天文地理、尤喜神仙之学。晋太康元年被举为孝廉,出任蜀地旌阳县令,为政期间,公正廉明,爱民如子。时旌阳疫病流行,许逊为民治病,活人无数,因而深受百姓爱戴。后因晋室纷乱,许逊弃官东归,返回故里南昌,隐居西山。当时江西连年遭受洪患之害,许逊组织乡民治水救灾,取得了显著成绩。此后,随着民间传颂和夸大,许逊被附会成了仗剑布阵、擒斩蛟龙,法力无边的神奇人物。其实,许逊并不是什么超凡脱俗的神仙,而是为民作过贡献的历史人物。人们祭祀许逊,其目的正如王安石在《重修旌阳祠祀》中所说的那样,“……能御大灾,能捍大患则祀之,礼经然也。”对于好官,人们世世代代祭祀他,对于害民之人,人们世世代代唾弃他。

许逊仙逝后,族人和乡民为了纪念他,在许逊故宅和擒蛟之处建祠,开始了祭祀许逊的活动。始称旗阳祠,唐代咸通时,改名为铁柱观,唐代的祭祀者便络绎不绝,有“土庶群集,车马纷至,昼夜暄闹十余里”的热闹场面的记载,但此时的祭祀活动仍然局限在民间范围之内。

宋代大中祥符二年,改名为景德观,政和八年,再改名为延真观,嘉定时称铁柱延真之宫,这是最早称宫的开始。宋代,由于统治阶级的需要,净明道得到了大力推崇,南昌万寿宫开始成为官民共祭的场所。南宋的朱熹曾在谈到万寿宫祭祀场面时说:“江西玉隆万寿宫和太平兴国宫”,每年两处朝拜,不惮远近奔趋,失其本心,一至于此”。朱熹所言虽反映了当时朝拜盛况,也表达了一个儒者对待历史人物的态度。

元初,道教呈衰微之势,万寿宫祭祀活动未纳入国家祀典范围,其仪式活动属于民间祭祀,时而被视为“淫祀”。直至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才加封许逊为“至道玄应”尊号,南昌万寿宫的祭祀活动得到推动和复兴。

明万历以后,江西人口逐渐膨胀,向西南数省移民成为江西的一个洪流。江西移居省外的移民和商人在全国各地普建万寿宫,使之成为赣民联系的文化纽带和发展商品经济的精神依托。南昌万寿宫由地区祭祀中心逐渐演变为跨地域的祭祀中心。成为万寿宫民俗文化中心。

清代南昌万寿宫又成为官民共祀场所。据《逍遥万寿宫志》卷之十一记载:“仲秋号净月,自朔旦开宫,受四方行香祷赛荐献。先自州府始,今则自孟秋望后四方赛谒者,日以千计,至下浣旬底,众不可以数计矣。”

民国以来,南昌万寿宫民间祭祀活动延续不断,规模虽不及以往,但仍有相当多的群众参加。解放后,人民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万寿宫每年的祭祀活动正常进行

主要内容

南昌万寿宫主要以民俗文化、净明道教传承为象征。自唐代起全国高道慕名而至,胡慧超创建孝道之教。

1、民间祭典。民间团体祭祀许真君,自晋代以来就延续不断,今天祭祀的过程与明清时期的基本一致。纪念文章以古体祭文为主要形式,以颂扬许逊功绩、汇报团体业绩、重誓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目前在商会、香会等行业团体中仍可以发现不少这样的祭文。

2、纪念诗文。纪念许逊的诗文从唐宋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从未间断,目前仍可以在热爱、守卫江西文化的知识群体中收集大量的诗文。这些诗文以古体诗文为主要形式,以颂扬许逊功绩、效法许逊大展宏图为主要内容。

3、香会娱神音乐、舞蹈。自晋代以来,万寿宫朝圣期间,香会组织穿着同一的服装,演奏着固定音乐、表演着固定舞蹈。音乐以江南传统的古调为主,舞蹈以简单的采茶戏动作为主。

4、真君擒妖戏剧。真君擒妖戏剧是朝圣之日必演节目,自文革中断以来,一直未系统恢复,目前只有老年香会成员在朝圣之日哼唱其中片断。只得庆幸的是:不少地方戏剧的本子保留了下来了,而且还出现了现代电视剧本子。

5、传统商贸兴盛。在南昌万寿宫旧址附近的万寿宫商城每天都在进行着传统商品的营业,吸引来自全省各地的商人,基本维持了古代商贸中心的地位。






申报地区或单位:
南昌市西湖区

保护单位:
南昌市西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