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春牛

  • 项目编号:
  • 类别:
    非遗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舞春牛广泛流传于粤北山区韶关市全境,含武江、浈江、曲江三区及乐昌、仁化、乳源、南雄、始兴、翁源、新丰县七县(市),也有叫“闹春牛”、“跳春牛”或“春牛舞”,是一种有人物角色且边歌边舞的民间舞蹈,在当地的汉族、瑶族中都十分盛行。

舞春牛据传清康熙年间已在粤北山区农村流传,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民间则以远古金牛星下凡繁殖后代,助民农耕,解民劳苦,受民崇拜的传说,作为舞春牛的来源。其表现形式与古籍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也颇为相似,明显带有这种原始歌舞的某种遗存痕迹。

舞春牛通常都是春节期间在农村巡回表演。先是用竹篾、木、棕绳、黑布、纸等扎成春牛,并绘上图形,作为表演的吉祥物。春牛表演队由十多人组成,一人舞牛头,一人舞牛尾,一丑角扮耕夫,是舞蹈中的主要人物角色,另一人扮看牛仔,四位旦角扮阿妹,其余为乐队伴奏人员。

舞春牛表演由耕夫牵春牛,看牛仔扛犁,四位阿妹挑着水桶或花篮,在音乐伴奏下开始。耕夫首先以道白夸赞耕牛,表达对牛的感激与祝愿,接着便表演牵牛、逗牛、捉牛、套牛、背轭的套路,中间穿插看牛仔与耕夫的互相逗乐,春牛则表演擦痒、卧地、拒捉等舞蹈动作。耕夫把春牛驯服后,便上轭扶犁走圆场,并以与旦角阿妹对唱的形式,唱客家民间小调《十二月花》,叙述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的农事知识及表达对耕牛的爱护和抒发对丰衣足食生活的憧憬。此时春牛用矮桩步拉犁,耕夫和阿妹分别踏着犁田步(踮步)和高桩步边舞边唱,从正月到十二月,每唱完一个月的农事便圆场一次,唱词均为七言四句式。舞蹈的最后,以耕夫给春牛解绳卸轭,牵牛鼻圆场结束。

舞春牛中的歌唱多用客家方言,也有兼用瑶语的混唱。道白有独白、对白,多为即兴发挥,诙谐有趣。伴奏音乐有用二胡演奏的《春牛调》和用锣、鼓、钹等打击乐器演奏的《十点梅花》。

舞春牛所展示的对耕牛的崇拜和农事知识的传播,带有古代岭南农耕文明的明显特征,其表现形式兼具了泛戏剧形态和叙事性歌舞形态,在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及岭南民间舞蹈史等方面,均具有较为独特的研究价值。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舞春牛从道具制作到表演,现已濒临失传边缘,有待采取抢救和保护措施。

申报地区或单位:
韶关市

保护单位:
韶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