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抬阁

  • 项目编号:
    3-Ⅹ-18
  • 类别:
    民俗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婺源抬阁主要流传于赋春镇甲路村一带,也称抬阁戏,婺源抬阁就是抬着的小戏台。戏台由基阁、中盘架和上盘架三部分组成,约有二平方米大小,周围饰以雕栏,挂上青纱帐幔,饰以龙、凤、鹤、祥云、水花等彩灯。基阁左右各有铁环二个,以长木穿过,四人或八人扛抬。上盘架是装扮成各种不同戏剧人物、故事造型的孩童。抬阁精彩之处就在于这些孩童分层而立,多的可达3层,各层阁体上均有柔性支柱,巧妙地隐立于阁体彩物间,扮演各种戏剧人物的孩童,或站或坐或悬空于这些支柱上,彩服则巧妙地将支柱遮掩起来,观者看不到任何支架设施。阁体外面按剧情需要彩饰成亭台楼阁、石桥彩虹、山川、渔船、云端或花卉等,虽层层叠叠却浑然一体。

历史渊源

婺源抬阁大约从宋初开始,以父传子(不传外人)的方式传承至今。关于婺源抬阁的起源有二个说法,一是传说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平息了安阳曲沟一带干戈,百姓们为表谢意,在孔子离别时,用鼓乐相送,并选择聪明伶俐又会歌舞的男、女童子,由众人抬到高桌上,边行边唱,以让远去的孔子能回望到高桌上的歌舞。抬阁之所以在婺源等地区流行,缘于隋朝末年歙州人汪华起兵据郡,捍卫了宣、杭、睦、婺、饶、歙六郡平安。在徽州人心目中,汪华与孔子一样,也是平息干戈的英雄,把他奉为汪帝菩萨。婺源每年出抬阁,前面要抬着一个“香亭”,里面坐着汪帝看抬阁。既娱神又娱人。

第二种说法。相传明末时,甲路有位开布店的张姓商人,因经常将甲路本地生产的油纸伞贩往浙江杭州卖,又从杭州采购丝绸布料回甲路做生意。这位商人平生喜爱文艺,在杭州看见迎抬阁,觉得很是稀奇,于是趁无人注意时偷偷地看人家是怎么扮抬阁,并默记下铁尺(抬阁最主要工具)的样式和尺寸、绑扎的过程和诀窍,回家后进行试验,遇上没弄懂的地方,又趁去杭州采购布匹时抽空偷学,结果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成功了。他又结合当地戏班,请教戏师傅协助装扮成各出戏文。一般每年中秋前后在村中街巷演出,娱乐百姓。为防止外人偷学,严格规定每次绑扎抬阁时,必须关门闭户,不让外人看见。又规定抬阁只父传子,不传外人,这既造成了外人对抬阁的神秘感,又确保了传承的延续性。

相关民俗活动

抬阁戏台由基阁、中盘架和上盘架三部分组成,约有二平方米大小,周围饰以雕栏,挂上青纱帐幔,饰以龙、凤、鹤、祥云、水花等彩灯。上盘架是装扮成各种不同戏剧人物、故事造型的孩童。巡游时彩灯内点燃蜡烛,映衬着穿着鲜艳服装儿童的生动面容,远远望去,似仙童下凡,如流动的雕塑。许多初观者误认为抬阁上面的生动“人物”是“道具”,当确信是活生生的儿童时,更为这些小孩子长时间悬在空中却泰然自若百思不得其解,而这也正是抬阁技艺的奇妙之处。其秘密就在于安装巧妙的固定孩子身体的支架——各层阁体上均有柔性支柱,巧妙地隐立于阁体彩物间,扮演各种戏剧人物的孩童,或站或坐或悬空于这些支柱上,彩服则巧妙地将支柱遮掩起来。甲路抬阁常常是一连出动七、八座。每逢节日,一座座抬阁鱼贯而行,走村过市,经过各家门口、店铺前都要燃放鞭炮,以求来年平安吉祥。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上饶市婺源县

保护单位:
上饶市婺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