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布制作工艺

  • 项目编号:
    2-Ⅷ-13
  • 类别:
    传统技艺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夏布是用麻以纯手工纺织而成的一种平纹布。夏布生产可以远溯到我国古代的战国时期,《诗经》云:“东门之地,可以沤苎”,可见历史之悠久。夏布所用原料苎麻是我国特产,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九十,因而有着“中国草”的美誉。苎麻是一种纤维作物,透气性比棉纤维高上数倍,同时具备防腐防菌防霉功能,用苎麻织成的夏布,易洗易干,透气通风,穿着凉爽舒适,是理想的夏秋衣料,故得名“夏布”。

上饶信州等地盛产苎麻,数千年前古越先民便在这里从事苎麻的耕种并用于手工织布,延续到清末,信州夏布逐渐形成气候。信州沙溪镇素有“苎麻之乡”的称誉,夏布一直是其支柱产业。该地百分之八十的农民擅长种麻织布,信州夏布远销韩、日、美、英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信州沙溪的夏布制作由种麻、浸麻、剥麻、漂洗、绩麻、成线、绞团、梳麻、上桨、纺织等12道手工工序组成。由苎麻原料的品质、质量的不同制作成各种档次的夏布,其品种以经纬线可分为平布、罗纹布,以麻线粗细楞分为粗布、中庄布和细布。精漂的细布,色泽雪白,细嫩轻软,被誉为“麻绸”。

如今,当地的夏布主要以公司加家庭的模式生产,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使用传统织布机共同织麻的景象已成为信州沙溪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历史渊源

在中国,夏布生产的历史非常悠久。《诗经》有云:“东门之地,可以沤苎。”说明周代就已经以自然发酵方法加工麻料。夏布是用苎麻以纯手工纺织而成的一种平纹布,其所用的原料苎麻是我国特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九十,有“中国草”之美称。苎麻是一种优质高产的纤维作物,其吸水快干、易散热,制成麻布,易洗易干,透气通风。苎麻的透气性比棉纤维高三倍左右,同时苎麻纤维具有防腐、防菌、防霉等功能。因用苎麻手工纺织而成的布料,穿着凉爽舒适,是理想的夏秋季衣料,故得名“夏布”。夏布是纺织品里的活化石,是最古老的布料。史载:“古者先布以苎始,棉花至元始入中国,古者无是也。所为布,皆是苎,上自端冕,下讫草服。”就是说,在古代,无论帝王还是百姓,均以苎麻织成的夏布为衣。在上千年的封闭自然经济里,农户种麻织布一方面是用来解决自家衣被帐料之需,一方面是作为朝庭赋税和贡品。据《明太祖实录》载:“凡农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倍之。有司亲临督劝,惰不如令者罚。”即不种的每年要罚交麻布一匹,显示了政府对植麻的重视。

江西是中国苎麻四大主要产区之一,苎麻种植加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赣东北地区属越国,那时候这片土地上的古越先民就已经开始从事苎麻耕种并用其手工织布。到了唐宋时期,随着江西手工业的发展,江西成为全国夏布的主产区之一,并一直持续到现今。清代黄原裕《种苎麻法》云“豫章织绩苎布,工细甲天下”,更是对江西苎布工艺的高度赞誉。

夏布是素有“苎麻之乡”美誉的信州区沙溪镇的支柱产业,其夏布生产始于清代,并一直延续至今,深受国内外客商的赞誉和喜爱,产品远销韩、日、美、英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制品与相关作品

信州沙溪的夏布制作由种麻、浸麻、剥麻、漂洗、绩麻、成线、绞团、梳麻、上桨、纺织等12道手工工序组成。由苎麻原料的品质、质量的不同制作成各种档次的夏布,其品种以经纬线可分为平布、罗纹布,以麻线粗细楞分为粗布、中庄布和细布。精漂的细布,色泽雪白,细嫩轻软,被誉为“麻绸”。

工艺流程

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种麻、浸麻、剥麻、漂洗、绩麻、成线、绞团、梳麻、上桨、纺织等12道手工工序。主要工序如下:

(1)种麻:苎麻初为野生,后移植家种,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乡村种麻,挖根移种,收麻后留其根部,重发新枝,每年可收麻3次。

(2)原料制作:剥苎麻茎杆之皮、刮刀打去表皮、晒干、浸水、漂白。

(3)绩纱:原麻漂白、撕片、卷缕、捻纱、绕纱。

绩纱要用手工将湿麻劈成细缕,并拈成细纱,一般一天能绩二、三两纱,精工出细活,若要织出高扣数精品夏布,一天难绩一两纱。

(4)织布:经纱、检铰、过扣、刷布、上浆、拖浆、上机、织造。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上饶市信州区

保护单位:
上饶市信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