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打蚌壳

  • 项目编号:
    3-Ⅲ-9
  • 类别:
    传统舞蹈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打蚌壳”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舞蹈,该舞蹈始于明朝,至今约四五百年。相传舞蹈起源于当地流传的一个古老而美丽的《蚌壳仙子》传说,并与一年一度庆贺新春佳节、祭祀赣水龙王及祖先神灵等有关,表达了人们歌颂美好爱情、向往幸福生活、祈盼赣江水面平静无水患、年年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等美好意愿。

该舞蹈以民间锣鼓唢呐吹打乐伴奏,所用曲牌为《打蚌壳》,一段音乐多次反复,节奏明快,悠扬流畅。表演时,配以情绪、节奏富有变化的锣鼓点和唢呐声。蚌壳舞步优美,俏皮灵活,渔翁风趣幽默,百折不挠。舞蹈内容带着神奇色彩,表演又滑稽有趣,观看演出时,群众喜气洋洋,笑声不断。

峡江打蚌壳舞蹈经历了明代、清代、民国等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期,至民国时基本定型并达到鼎盛高峰期。新中国成立后以后,与之关联的祭祀活动等彻底消亡,而打蚌壳舞蹈作为珍贵的民间艺术而保留了下来。

历史渊源

峡江建县于隋开皇十年(590年)。因境内赣江的南玉峡段江面出奇的狭窄、两岸山峰陡峭耸峙而得名。

打蚌壳,又叫“蚌壳舞”,在峡江县巴邱镇一带广为流传。因峡江方言中,“打”字有“捉拿、捕捞”之义,与人们常说的“打渔”中的“打”字意义相同。因此当地普遍将其称作“打蚌壳”。

“打蚌壳”与峡江奇特的山水、古老的传说和民风民俗等紧密相关。

峡江县旧县城巴丘镇紧傍赣江,而狭窄的江面、陡峭的江岸,造成江水的波涛汹涌、险象环生。古时候,为保平安,人们年年都要到清澈透明、深不见底的南玉峡江段、人称仙水宝地的赣江西岸龙王庙前举行虔诚的祭祀活动,并且表演精彩的打蚌壳舞蹈,以求龙王免降水患,保佑两岸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岁岁平安。而峡江打蚌壳舞蹈又与一个古老而美丽的“蚌壳仙子”神话传说有关。故事说:很久很久以前,赣江南玉峡崇山峻岭之下的龙王庙旁,住有渔翁和渔徒二人。他们每天到庙前仙水宝地的赣江中打鱼。因为该段江面是鲥鱼回游产卵之地,师徒二人常能捕获不少鲜美的鲥鱼。在一次夜晚网渔时,经过多次较量,他们意外打捞出了一个巨大的蚌壳。此蚌打捞出水面后,闪闪发亮,并突然变成一位美貌如仙的女子。后来,这位蚌壳仙子竟和渔徒结为了夫妻,恩爱百年。这段离奇的爱情佳话被人们广为传诵,并编创了“打蚌壳”舞蹈,在每年春节元宵庆贺佳节、祭祀赣水龙王和祖先神灵时,进行表演,以歌颂这段人仙相恋的美好爱情。神奇的是,自从表演了打蚌壳舞以后,原本汹涌的赣水竟消停温顺了许多,两岸人民因此而过上了平静安祥的美好生活。于是,人们表演、观看“打蚌壳”的习俗被保留了下来,并一代一代传承至今。

据峡江打蚌壳艺人代代相传的说法,峡江打蚌壳舞蹈始于明朝,并于清朝、民国先后经历过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民国时期基本定型并达到鼎盛。其大致情况如下:

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峡江几位德高望重的老渔夫根据“蚌壳仙子”传说,编创了打蚌壳舞蹈,并在当年的龙王庙祭祀活动中表演,倍受民众欢迎。恰好这一年峡江的年成特别好,农民丰收,赣江水面平安无事,人们都认定是打蚌壳舞蹈取悦了龙王爷,给峡江人带来了好年成,于是年复一年坚持了下来。

据说最初的打蚌壳舞基本上完全再现“蚌壳仙子”故事内容,表演风格比较优雅舒缓。到了晚清时期,峡江县巴丘镇南门街出了一位杰出的打蚌壳表演艺人周保仔,他从小就爱唱爱跳异常活跃,特别喜欢民间表演艺术。从清同治年(公元1869年)起跟随师傅学习打蚌壳舞蹈,每天从赣江打渔回来就跟着师傅勤学苦练乐此不疲,很快技艺精湛名气大增,成了当地最优秀杰出的打蚌壳艺人。成名以后,周保仔不满足于师傅所教的表演套路,又受到民间广泛流传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等传说、典故的启发,大胆尝试对舞蹈的情节、内容和风格等进行了改进,添加了不少老渔翁与蚌壳精之间的较量、争斗等细节。如夹头、夹屁股、揪渔徒耳朵、让渔徒帮老渔翁揉腰疗伤等。这些喜剧性情节、幽默夸张的表演给舞蹈增色不少,尤其是窘态百出的老渔翁形象更是等得到观众普遍喜爱和认可。

周保仔于民国六年(公元1916年)收了巴丘镇南门街的周竹茂(已故)、李有吉(已故)、肖生根(健在)等三人为徒,将打蚌壳表演技艺悉心传授给了他们。肖生根等三位徒弟不但继承了师傅的技艺,还弘扬了师傅对艺术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精神。他们再次对打蚌壳舞的表演形式进行了大胆革新,加入了锣鼓唢呐等乐队伴奏,从而大大提高了打蚌壳舞蹈的艺术性、观赏性和表现力,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当时,肖生根等三人牵头在巴丘镇南门街组建起一支打蚌壳表演队,坚持每年春节开展活动。不少人慕名前来学艺,肖生根等人也不保守,热心收为徒弟,传授表演和制作技艺。自此,打蚌壳舞便向本县其他不少圩镇和乡村扩散流传,呈现遍地开花之势,最终迎来了该项目的历史鼎盛时期。

建国以后,与打蚌壳相关的龙王庙大型祭祀活动没有了,其他一些祭祀仪式也被弱化甚至消亡。但打蚌壳舞蹈却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民间艺术而保留了下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爆发,打蚌壳表演与其他民间艺术一样,被视为封建四旧而遭禁止,各地的打蚌壳表演队被迫陆续解散。1977年底,巴邱镇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镇干部支持下,打蚌壳队艺人们自筹资金重置表演道具,恢复组建打蚌壳表演队,并推举著名艺人宋柴生为领队,当年春节(正月十三至十五日),在县城恢复举办了打蚌壳民俗表演活动,受到城乡群众的热烈欢迎。从此,宋柴生等人将打蚌壳活动年年坚持,沿续至今。

表演内容

峡江打蚌壳舞蹈源于当地古老的“蚌壳仙子”传说,舞蹈内容为:渔翁、渔徒捕鱼,偶遇蚌精。老渔翁千方百计捕蚌,却屡被蚌逃脱甚至戏弄,让老渔翁吃尽了苦头,最后,蚌精上岸化为美女,与渔徒喜结良缘。

整个舞蹈流畅连贯,大致分为四节,各节名称和表演内容如下:

一、逗蚌:

1、蚌精巡场:蚌精身背华丽的蚌壳道具从下场门后部上场,用矮桩交叉步缓行,弯腰低头、尽量以蚌壳遮盖全身、双手随着节拍而扇动双壳。行至场地中部,略停,打开双壳,将壳支立于地,蚌精演员站立起身,分别做捋发辫、理云鬓等动作,娇媚无比;完毕,低身回壳,继续巡游。

2、渔徒、渔翁上场:渔徒以柔软的竹扁单挑一对渔篓,渔翁身背渔网。渔徒略弯腰低头,双手平伸压于扁单上,用力使扁单随节拍上下大幅度闪动,双脚踉跄交叉扭丝般行走(变形的十字步)。渔翁则闷头以跳马步而行。二人至台前,放下渔网、扁单及渔篓,渔徒擦汗,观景。渔翁招呼渔徒一同整理渔网。渔徒漫不经心理网,继续四下张望,渔翁数次责怪之。

3、逗蚌:渔徒发现蚌精,兴奋地告诉渔翁,并以手比划蚌之巨大。渔夫回头观看惊呆。渔徒近前观蚌,并以手抚摸蚌精脸颊等,欣喜无比。蚌精作娇羞嗔怪状。数次。渔翁近前,推开渔徒,渔徒踉跄,以山羊跳步、搓步等退向一侧。渔翁至蚌精面前,双手撑扶双膝,得意洋洋细细观蚌。蚌避而行至渔徒处。渔徒以马步、弓步等姿势再次观蚌、以手抚摸蚌精发辫等,喜极。蚌亦似有情。渔翁突以右手揪渔徒后衣领,拎起、放下,二人以踮步(渔徒)、碎步(渔翁)移动至另一则,渔翁双手推开渔徒并责之,随后得意地背着双手,以扭臀步返回至蚌精面前,双手示意蚌精开壳,蚌精不开壳并下蹲,渔翁亦随之成蹲、跪、趴、府卧于地并勾起双脚等,追而观之。片刻后侧仰,面向观众作惊叹状。渔徒一旁捂嘴、窃笑。

二、嬉耍渔翁:

1、夹腿:渔翁无奈地爬起,招呼渔徒开始捕蚌。渔翁持网、渔徒张开双手作驱赶状,将蚌精赶向一侧,渔翁持网,马步、蹑足紧随。渔翁撒网,网偏,高抬的右腿被蚌夹住,挣扎,来回拉锯似进退,渔徒上前拉渔翁,蚌突开壳,渔翁后仰倒地成收腹、屈腿、双膝上举状,渔徒窃笑,上前扶起渔翁。渔翁艰难跛行,揉膝,渔徒趋近,马步半蹲为渔翁揉腿。片刻,渔徒突以右手猛掐渔翁之右膝,渔翁剧痛,吸右腿单跳,并责怪之。

2、夹臀:渔翁命渔徒再次捕蚌。渔徒复赶蚌,渔翁蹑足趋近,自左向右抛撒渔网,网越过蚌精落空,渔翁身体失控右旋180度,臀部被壳紧紧夹住。渔翁狼狈挣扎,蚌精紧夹不放,二人以小碎步来回拉锯。渔徒上前拉渔翁,蚌突松壳,渔翁趴摔于地,嘴啃泥状。渔徒弓步府身观之,窃笑。渔翁起,揉臀,左右扭臀,渔徒为其按摩,突抡右手,猛击渔翁臀部,渔翁痛极,双脚成马步跳起,并回身扇渔徒一耳光。

3、夹头:渔徒再次驱赶蚌精,渔翁持网,目视蚌精,再急撒一网,落空,头被夹住。渔翁、蚌精相争,来回拉锯,渔翁狼狈不堪。渔徒帮忙,蚌急松壳,渔翁、渔徒同时后仰摔倒,渔翁压于渔徒身上,渔翁双腿高举,并弹踢、颤抖。渔徒艰难起身,双手抚摸臀部,渔翁亦爬起,歪犟脖子,以手抚摸脖子,自以双手猛端脖子,左右扭动脖子等。

三、翁蚌相斗:

渔翁气极,以手势和表情等怒斥渔徒,责成其尽力捕蚌。渔翁快速拾起渔网,理网,持网搜寻蚌精。渔徒双手驱赶蚌精。渔翁果断撒网,罩住了蚌精。蚌精向左侧一歪,摊倒于地,并不停地扇动上壳。渔翁喜极,连连蹦跳,鼓掌、搓后臀部,并快速踱步绕圈;渔徒关切地弓步府身观察蚌精,为其解网。渔翁急上前怒拍渔徒脑袋,渔徒退。渔翁用力将蚌精掀翻,倒向另一侧。

四、打蚌成仙:

渔徒上前,帮蚌精掀起和打开上壳,又双手将蚌精从壳中拉了出来,两人牵双手,四目深情对视,翩翩起舞:“双推磨”一周、“双翻身”散开,男弓步,女后掖步相对亮相,男弓步转身,女跳上男背,男手托女膝,将女背起,亮相,圆场步急下场。渔翁急追,张望,摊双手表示无奈,回身,将蚌壳合拢,举扛上肩,急追而下。

逗蚌    摄影:黄小荣


翁蚌相争  摄影:黄小荣

申报地区或单位:
吉安市峡江县

保护单位:
吉安市峡江县